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542章 佛道雙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2章 佛道雙修 (1 / 2)

田公語意不善,艙中氣氛一滯。

熊千屠雖與此人不大對付,但此人今日不但犯顏勸諫,更替自己麾下兄弟出言轉圜,他還是心存感激。

因此也是手心捏汗,與艙內眾人一道盯著此人,要看他如何回答、才不會於被田承嗣處置。

卻見此人毫無慌張,拱手恭身道:“末將斗膽直言!前度如水劍於通遠渠現世,田公率我等前去爭奪。奈何先有‘雌雄雙霸’攪局、再有元載插手、後有太子李適強勢介入,令田公功敗垂成,空手而返。

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田公所以領我等精銳蟄伏於此、臥薪嚐膽,其實便是要示敵以弱,叫旁人誤以為我魏博鎮已放棄爭奪。如此一來,各方才會放鬆警惕,給咱們集結好手、韜光養晦之機。

特別是近半月來、末將偶得確信訊息,中土江湖第一刺客幫派‘易水閣’今歲刊印的《兩京頭資榜》上,各門各派俊傑高手悉數刊榜。特別是已至洛陽、欲在‘神都武林大會’上揚名立萬的門派,幾乎皆有好手被易水閣刺客滅殺。

反而是咱們魏博鎮‘天雄衛’‘河朔二十八宿’‘燕俠盟’等好手,因潛在此處、深居簡出,且行事低調,反而被易水閣直接忽略。時至今日,毫髮未損。彼消我漲之下,奪劍勝算反而更多了幾分。”

田承嗣聞言,也是眸光一亮,當即笑道:“董武侯此言,深合本王心意!朝中諸公向來猜忌排擠本王,哪怕本王一再隱忍容讓,也屢屢吹毛求疵,借題發揮,說本王不遵聖意、擁兵自重,令聖人對本王心生惡感。

幸而聖人對我藩鎮雄兵頗有忌憚,近來更將永樂公主下嫁犬子田華,加封本王為‘雁門郡王’。如此榮寵,足見盛朝對各地藩鎮,早已鞭長莫及。恰是我等秣馬厲兵、圖謀大業之時!

是以此番要爾等登臺比武、爭奪神劍,絕不是本王爭一時之氣、為一己私仇。而是要奪得神劍、奉於‘四聖廟’中,以明我北地胡人之志,全我田氏忠義之名!”

董仲庭董武侯聽罷,自是不敢居功,忙又抱拳俯首道:“田公之略、譬如日月之輝!末將之謀、則是螢燭之光,豈敢與田公相提並論?自今已往,田公有召、末將必至!田公有令、莫敢不從!”

熊千屠等人聞言,豈能錯過這等剖肝膽、表忠心的機會?紛紛轉向田承嗣,雙手抱拳、單膝跪地,口稱“效死以報”之語。

田承嗣捋須大笑。笑罷看向虯髯莽漢等人:“爾等雖然莽撞,卻也罪不至死。各自先記二十脊杖,待回了魏博鎮、去爾等上官處領受便是!”

熊千屠知道情勢已然扭轉,當即黑著臉道:“史長庚!爾等還不快謝田公不殺之恩?!”

那叫做史長庚的虯髯莽漢,領著燕俠盟眾漢叩頭不止,皆是痛哭流涕。知道董仲庭一番言辭、將他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從前對這位董武侯的惡感,至此煙消雲散。

董仲庭做完這些,便嘴角含笑、默立一旁。似乎剛才一番動情曉理,與自己全無干系。潭底石室,黢黑依舊。

吳天師剛將一沓靈符贈與楊朝夕,卻發現他顏如佛相、眸現金光,登時便知這是修習了釋門心法之故。

楊朝夕短暫錯愕後,明白了吳天師言語所指,當即操控意念、滲入無量指環,將那一疊《達摩洗髓經》攝取出來,捧在右手上:“這個?便是釋門心法?”

吳天師見狀,如遭雷擊。卻將《達摩洗髓經》接過、隨手丟在一旁,捧著楊朝夕的“無量指環”、仔細端詳起來。

楊朝夕微感奇怪,卻也沒有出言制止。

待吳天師看過半晌後,才緩緩抬眸,一臉鄭重望著他道:“楊小友!你可知這是何物?”

楊朝夕只是要考較他,當即胸有成竹、開口答道:“此為玉韘,挽弓控弦時所用,以免弓弦割傷拇指。不過小道手上這隻,卻有個名號、叫做‘無量指環’,可以將一些死物攝入其間,十分方便……”

吳天師臉上現出少有的激動之色,似是規勸、又似是告誡道:“楊小友!幸而你得到此物、是在這暗無天日的石室中,並無旁人瞧見。否則,若被歹人盯上,足矣惹來殺身之禍!”

楊朝夕聽得一驚:“道兄此言,有些危言聳聽了罷?不過一件器物,何至於此?”

吳天師滿臉肅然、不似玩笑,當即解釋道:“此物便是‘納戒’。與須彌鐲、乾坤袋等,俱是收容諸物的法器。傳言只有那碧落九霄外的仙人,才能煉製出這等法器,而遺落紅塵中的、更是少之又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