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504章 激鬥崇化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4章 激鬥崇化寺 (1 / 2)

群鳥撲簌而下,眾僧倉皇抵禦。

一時間,棍影交雜、向天揮迎,鳥羽紛飛、落地又起。

不過數息工夫,便有小半寺僧被鐮爪撓中面門、後腦、脖頸等處,鮮血淋漓,好不悽慘。更有反攻落空、被鷙鳥鉤喙啄破烏珠者,無不丟棍棄棒、掩面哀嚎,亂做一團。

惠定禪師顯是怒極,眼見熟銅棍尚未揮至、群鳥便機敏躲開,心中憤恨欲狂。當即又撇開熟銅棍,搬運罡氣、匯於掌心,將手中木珠盡數射出。當即便有幾隻體型稍小的倉鴞、鵂鶹被射中鳥頭,撲閃著翅膀、一頭栽倒下來。被凌亂的屐履踏得鳥腹崩開、迴腸盡出,血腥氣四散開來。

然而鷙鳥皆是食肉猛禽,在這逐漸濃郁的血腥氣刺激下,非但不懼,反而愈發狂躁起來。一面躲開棍影劈砸,一面用尖爪利喙,在四面攢動、光潔溜溜的頭顱上抓出道道血槽。更有被打落在地、卻無大礙的鷙鳥,竟旁若無人地啄食起踏碎的鳥屍來,吃得滿口血汙、津津有味。

楊朝夕雖瞧著不忍,卻也明白機會難得,當即與小蠻對望一眼,承影劍與雙龍棍相輔相成、齊齊攻出。

棍影交織而成的壁障,在群鳥襲擾下、已然漏洞百出。楊朝夕將“春溪三劍”信手使出,便足以重創崇化寺僧。

只見他一記“斜風細雨”後,接著便是“蓮葉田田”,正當寺僧應接不暇之際,又使出“各奔東西”。兩劍紛至、虛實兼備,登時將一個寺僧雙腕挑得血肉模糊,再也拿不穩禪杖。接著“叮啷”聲起,禪杖被拋飛開去,恰好砸中兩個寺僧腳面。二僧腳面頃刻腫脹而起,再也不能趨避圓轉、攻防如舊,很快也敗退而去。

小蠻之前幾番較量,已摸索出一些破陣的門道來。手中雙龍棍不再信手揮舞,而是如蛙舌、似蠍尾一般,遇到時機正好,便疾攻而出,專攻寺僧握著長棍的十指。

寺僧看她招式刁鑽、卻每擊必中,心中忌憚更重。紛紛撤開兩步左右距離,恰是雙龍棍鞭長莫及之處,旋即只以長棍遠擊、不敢貼近硬搏。反而被小蠻步步緊逼,欲打則招式便愈發老練。

便在幾個寺僧以為她招式雖果斷勇猛、卻拿他們無可奈何之時,小蠻卻嘴角勾起,一副雙龍棍脫手飛出、向兩僧長棍中段拋來。

雙龍棍果如潛龍騰淵,凌空一扭、便重重砸在寺僧指節上,痛得兩名僧連忙撤手。而雙龍骨餘勢未消,棍索在長棍上一纏一蕩,又奔寺僧面門而去。登時又將兩個寺僧打得門齒滲血、鼻頭歪斜,扭頭棄棍而走。

龍在田運掌如風,內息灌注其中、隨招式吞吐。崇化寺僧陣法雖無懈可擊,但與他一雙肉掌相對,竟始終未佔得半分便宜。

但見龍在田雙手忽而握拳、忽而作爪,臨機而動,十指多變。一套“捕風捉影手”打將出來,迴圈反覆、眼花繚亂,便是惠定方丈瞧在眼中,也不禁嘖嘖稱奇。

待惠定方丈一杆熟銅棍劈開鳥群,欺至龍在田身側時,才發現他這手功夫看似外練掌法,實則以道門內丹之術為根基。可謂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無怪乎徒手相抗許久,竟連半點淤青也不曾留下。

惠定方丈銅棍穿出,直衝龍在田小腹,使的卻是釋門七十二路盤龍棍中的一記“直搗黃龍”。棍法雖無平平無奇,奈何輔以釋門罡氣、竟隱隱有風雷之勢!

倘被這一棍打實,只怕要肝腸盡毀、嘔血而亡。

龍在田自然不會託大,揮手便是一記“接風洗塵”,將這棍招接下。接著向旁側一引,銅棍便擦著他腰側而過,擊在了空處。

惠定方丈見一棍落空,應變卻也不慢,就勢將銅棍抽回。隨即先是一招“興雲佈雨”,將長棍凌空一掃、驅散伺機襲來的鷙鳥;接著又是一招“飛龍下淵”,銅棍徑直向著龍在田頭頂、劈蓋而下。

這一棍罡氣澎湃、威勢驚心,絕無巧力化解的可能。棍未至,聲先聞!周圍乞丐瞧見、無不心膽俱寒,彷彿已看到幫主腦漿迸裂的下場。有的已閉起雙眼、撇過頭去,不刃再瞧。

龍在田卻是豪情頓起,朗聲笑道:“來得好!”

說話間雙掌一交、齊齊向上托出,使的正是一招“霽月光風”。只是招式雖質樸,內息卻大有不同、帶著充沛的陽元之氣。掌棍交擊的剎那,竟爆出鏘然之聲、驚得眾人紛紛側目。

乞兒幫弟子皆以為幫主已雙臂寸斷,自己等人也將任人魚肉,臉上皆現出悲慼之色。

豈料短暫愣神後,卻見龍在田好端端立在那裡,只是一副雙袖、被兩相碰撞的內息震裂開來,一道道垂掛在腋下。而他雙掌接下的熟銅棍,竟彎成了一柄馬球杖,握在惠定方丈手裡,顯得詭異又滑稽。

乞兒幫弟子轉悲為喜,轟然叫好!有的更指著惠定方丈的銅棍,哈哈大笑起來。

楊朝夕、小蠻、蛇姬等人瞧見這一幕,也不禁莞兒。手中兵刃愈發順暢起來,趁著群鳥牽制眾僧、陣法漸亂之際,齊心合力,加緊破陣。

惠定方丈銅棍彎折、氣勢大墮,索性將銅棍遠遠一拋,先將幾隻鷙鳥拍得暈頭轉向,旋即“噹”地一聲、插入圍牆之中。

而他則身形一沉、擺開架勢,罡氣鼓盪間,渾身筋肉登時鼓脹起來,全不似一個漸入衰朽的老僧。雙掌更是由黃轉紅、再由紅轉青,似有澎湃力道積蓄其中,正待時而發。

龍在田面色微凝,知道這是崇化寺的一門絕技“千佛掌”,因修習極難,歷代寺僧少有人能練成。可如今瞧這惠定方丈一身氣勢、熾猛陽剛,便知他這“千佛掌”的修為、至少已是小成。於是再出手時,反而慎重了許多,多是避其鋒芒、旁敲側擊的打法,不肯輕易再使硬碰硬的招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