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490章 授人以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0章 授人以漁 (1 / 2)

正堂軒敞,茶湯盈香。

老丐龍在田素來通曉茶道,只是從前景況寒酸、無從施展罷了。

此時端坐在覃府留下的茶案前,起爐燒水、焙茶碾末、篩茶撒鹽、注水拂沫、溫盞分茶……無不得心應手、熟稔非常。

楊朝夕吃過一盞加了橘皮、薄荷的茶湯,只覺齒頰生津,兩腋生涼,實是熨帖無比。嘴角上揚道:“小道記得,龍幫主還將那王叟認作了異姓兄弟,吃穿用度,尋醫問藥,說得上無微不至了。又如何輸了那救貧扶弱的賭約?”

龍在田吃過茶湯,心下似暢快了不少,長嘆一聲道:“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老乞兒我精明一世,卻在這救貧之事上犯了糊塗。初時幾日,那王叟得了吃食、衣物供應,又有泥瓦匠登門修繕屋牆,換了蓬牖茅椽,自然是感恩戴德,四處誇讚咱們乞兒幫仁義。

這好事一出,自然有眼紅豔羨的四鄰找來,誇他時來運轉、遇了貴人,便鼓譟著要他擺宴輕慶賀。王叟也是個心浮面薄之人,架不住眾人吹捧,竟是滿口答應下來。轉頭跑來尋我討要銀錢,說什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往日賙濟過他的街坊四鄰、也能沾沾喜氣。”

“那麼,龍幫主給他銀錢了嗎?”楊朝夕不由追問。然而心裡,其實早有了答案。

果然龍在田一拍膝蓋、無可奈何道:“一開始自是覺得不妥,可架不住他軟磨硬泡,便給了二兩一個的銀鋌。誰知這銀鋌給出,登時將他市井小民的貪婪給勾了起來。

原以為這二兩銀錢、足夠他置辦餚饌,將素日幫過他的四鄰都宴請一番。豈料過了兩日,他便又來尋我要錢,說是城郊的子侄聽聞他發達了、便來投奔,央他給尋個賺錢輕省的差事。

可如今這世道、要尋個賺錢輕省的差事,哪處不須銀錢打點?老乞兒勸了又勸,那王叟便有些惱怒,說做人不能數典忘祖、若我不肯相幫,便是要他背上不孝不義的罵名……”

楊朝夕也不由替他感到不值:“這般得寸進尺之人,當初又何必要幫他?”

龍在田忽地一手扶額,又在臉上使勁揉了揉才道:“奈何老乞兒見他聲淚俱下,心下一軟,便又拿了五兩一個的銀鋌給他。後來聽幫中弟子回報,那王叟將銀子兌成了大錢,央這個求那個,才給他那幾個遊手好閒的子侄,謀到酒肆、賭坊打雜夥計的差事。

若這王叟一番辛苦,自此能得幾個子侄奉養、也算一段佳話了。可這王叟受幾個子侄攛掇,竟色迷心竅、相中了個酒肆裡唱曲的半老徐娘,定要娶回家來。那半老徐娘似也吃準了他、張口便要十兩銀子作聘,於是又尋到老乞兒這裡要錢。”

“這王叟孤單一人,卻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他日子剛好過了些、便急著尋十兩銀子作聘娶妻,卻有些好高騖遠了!”

楊朝夕聽到這裡,自然也看到了一些關鍵處,便隨口評道。

龍在田這時已是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楊小友,你也只看到了這一層,殊不知‘娶妻娶賢’乃是古訓。這酒肆唱曲的半老徐娘、老乞兒早令人查了底細,卻是教坊中流落出來的。這等女子半生歡場、迎來送往,什麼權貴沒見過?又有什麼世故不通曉?故而皆是眼高於頂之人。

我便以此理勸那王叟,即便他稱心遂願、迎娶回來,只怕也未必與你安生度日。保不齊還要興風作妖,到時反而自尋煩惱。那王叟只是磕頭如搗蒜,一門心思非她不娶。見我始終不為所動,便老羞成怒、跳將起來,與老乞兒我翻了臉。之後便四處說我乞兒幫假仁假義,負了他這金蘭兄弟……”

楊朝夕聽得霍然起身,忿忿不平道:“這個狗輩!當真是顛倒黑白、忘恩負義!一會小道便去道德坊尋他,先敲落了牙齒、再好好臭罵一頓!”

龍在田垂頭喪氣、連連擺手道:“這倒不必了,那王叟此時已病倒在了炕上。若非乞兒幫中弟子、每日過去一人,喂些湯藥水米,只怕早一命嗚呼啦!”

楊朝夕聽罷,既哭笑不得、又心生好奇:“那王叟與你翻臉後,卻又遭了什麼變故?竟落得這般下場?”

龍在田略略失神、一根手指敲了好幾下茶案,才抬頭道:“老乞兒也是聽幫中弟子回報,那王叟從乞兒幫拂袖離去,便又在幾個子侄帶引下、去了旌善坊崇化寺。以他那破落院子房契作抵,才借了十兩‘香積廚’來,去迎娶那半老徐娘。

那半老徐娘、當日得了銀錢,便與王叟溫存了半宿。至雞鳴天亮時,卻是不知去向。王叟央幾個子侄去尋,然這半老徐娘竟似煙消雲散一般,真個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王叟這才大呼上當,登時便昏厥過去。幾個子侄卻只將他往炕上一丟、便各自營生去了,誰也不管不問。”

楊朝夕只聽得唏噓不已:“王叟因貪念滋生、兼遇人不淑,最後才自食其果。但這些事情的發端、卻是由龍幫主救濟他時而起,是以一片好心,反而釀成了禍事。”

龍在田捶胸自責道:“若非那時我與聖姑娘娘賭氣,又何至於累及無辜?實是一念之差、險些便毀了一條人命。”

楊朝夕見龍在田唉聲嘆氣的模樣,知道不光是因為輸了賭約,更是對自己救貧之法產生了懷疑。當即轉過話頭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