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377章 聖姑離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7章 聖姑離教 (1 / 2)

一喜一怒,高下立判。

殿中眾人,多半將話鋒指向了祆教,言辭中頗有不雅之語。

祆教聖姑柳曉暮霍然起身,凜凜殺意升騰、衝向對面。殿中溫度驟降,太微宮眾人只覺心底發寒,有的道士竟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水是眼波橫,鳳眸中怒濤翻湧;山如眉峰聚,眉宇間山崩地裂!

太微宮使王縉見狀,卻也分毫不讓,當即也站起身來、臉含譏誚:“聖姑行事,莫不是一言不合,便要老羞成怒、大開殺戒不成?”

楊朝夕見狀,知道若再不勸解,只怕這柳曉暮當真會怒而出手。屆時不但和談不能繼續,還會給王縉留下口實。往後再對付祆教,只會更加理直氣壯、變本加厲。於是開口道:“聖姑,今日會面商談,望以和為貴。為何不可?還請說明緣由。”

柳曉暮重重冷哼一聲,重新盤膝坐定,哂笑道:“敢問楊少俠,若是有人見你和善可欺,今日砍你一刀、明日刺你一劍,定要惹惱了你。然後才與你說,他之所以要傷你,是擔心你武藝太高、可能威脅到他的安危。只須你自廢丹田、砍去雙臂,他便決計不會再來傷你。換作是你,又當如何?”

楊朝夕登時聽出了些意思,順著她話頭回道:“自然是萬萬不可。倘或自廢丹田、又斷雙臂,便沒了自保之力。若他出爾反爾,我豈不是要糟糕至極?”

柳曉暮頷首笑道:“道理便是這般粗淺的道理!傷你之人、本不該欺凌於你,你要他住手,不過是再正當不過。可他卻提議你棄了自保之力,才肯答應決不再傷你。敢問楊少俠,這等條件、你可敢應?!”

柳曉暮說完,祆教教眾紛紛笑了起來。便是太微宮眾人的詆譭、謾罵之聲,瞬間也少了許多。

這道理如此淺顯,殿中又不乏心明眼亮之人,當即便明白了柳曉暮暴怒的原因。對祆教的處境,倒是多了幾分同情。

王縉面色陰沉:“聖姑此言,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王縉為官幾十載,言必行、行必果,何曾出爾反爾?既然答應不與你祆教為難,自然說到做到。”

柳曉暮卻是一聲輕笑:“咯咯!相比王宮使的千金一諾,奴家覺得、還是手裡的拳腳刀劍更可靠。”

楊朝夕見兩人又要作無謂之辯,便又輕咳道:“王宮使,祆教所提之事,於太微宮來說、不過舉手之勞;而你所言之事、確是要傷及祆教根基,可否稍作更改?想來洛陽官民,定是盼著兩方息兵罷鬥、握手言和,好繼續過太平日子。”

王縉冷笑道:“楊少俠!莫被這妖女迷了魂才好。盛朝天下,若欲大治,文武皆不可偏廢。內有文臣,可承聖意民心;外有邊將,可拒來犯之敵。有利於盛朝社稷者、方為大善,有悖於蒼生萬民者、便是大惡。祆教大言不慚,說什麼‘從善如流、嫉惡如仇’,也不過是他們自以為是的善惡。

而九姓胡人,或以營商逐利為業,或以放馬牧羊為業,多不通稼穡、不事農桑,本就不利於我盛朝國本穩固。今歲更欲以胡教淫祠為引,以恭迎聖女為由,糾集胡商胡民自壯聲勢、以武犯禁!若我太微宮不加防範,一旦祆教勢成,坐擁萬千虎狼之徒,敢問中土之內、可還有與之相抗的教門!”

王縉說罷,滿座皆驚。

薊州之亂平息不過十載,在座諸客、誰不對叛軍深惡痛絕?太微宮所作所為縱然有私心,但王縉此言、卻令大多漢民生出敵愾之心來。特別是自各宮、觀、寺、庵而來的僧、尼、道士,竟覺得王縉所說、才是老成謀國之言,而太微宮所做所為、正是要將祆教擴張的苗頭及時扼殺。

一時間,不但太微宮眾人紛紛出言附和,便是立在大殿兩側的行營兵募、也有不少暗自點頭,覺得祆教暗蓄力量、圖謀壯大,實是不該。

楊朝夕與祆教打了數日交道,卻知王縉所言,不過是借題發揮、誇大其詞。要將祆教所有作為,都潑上一層陰謀色彩,好引起漢民厭惡,使太微宮所有行徑都顯得有理有據、光明正大。可今日作為“中間人”,他自然不能按自身好惡說話。每句話脫口之前,都須深思熟慮、做到不偏不倚。

眼見兩方又要僵住,楊朝夕只得又偏過頭去,向師父李長源和西平郡王哥舒曜求教。

片刻後,楊朝夕已坐直了身形,看向怡然自得的王縉道:“王宮使深謀遠慮、胸懷社稷蒼生,確也叫人欽佩!可方才所言種種,也只不過是個人的一番推論,其實並無祆教違逆朝廷、蓄謀反叛的證據。

而祆教百餘眾教徒、家眷,現下卻正關在太微宮私牢之中。如此說來,倒是王宮使有些操之過急、矯枉過正。胡商罷 市自然不對,卻是因此而起。還望王宮使體恤洛城小民,先解了這燃眉之急才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