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314章 還法劍,謁長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4章 還法劍,謁長源 (1 / 3)

簷生矮草,烏啼荒郊。

孤零零的狐神廟,突兀地立在此處,四面不是亂石、便是蒿草,顯出幾分離奇。更遠處略平整些,似有田壟連頃。

雖以“廟”相稱,卻無山門、寮舍。僅看規制,便知這狐神廟、乃是郊野鄉民募資捐建。且年深日久、疏於修葺,才顯得有些陳舊寒酸。

自上古以降,中土便有崇拜狐神之俗。相傳禹皇之妻塗山氏、夏桀寵妃妹喜、紂王寵妃妲己,皆為九尾天狐所化。足可見狐神既可施恩降惠、相夫教子,也可作威作祟、禍國殃民。

先民矇昧、農人無知,皆對狐神又敬又畏。往往湊錢築廟,時時拜祭,以求去病禳災、五穀豐登。盛朝開立之時,鄉野中便有諺雲“臨時抱佛腳、何如求告狐神廟”。皆因狐神有求必應、十分靈驗,比之佛陀、道尊更加看得見摸得著。因而這狐神廟,雖不比道門、釋門香火鼎盛,卻也不缺鄉民供奉的酒肉果品。

此刻狐神廟四周,卻被祆教中人鋪滿了許多碎石。一方方大小不一的石板,拼接擺放在碎石之上,石板上面,陳列著密密麻麻的教徒屍身。腐臭之氣陣陣襲來,便是腌臢群丐、也禁不住這等氣味,紛紛掩鼻躲開。

安仁使米良弼等人,卻蒐羅了枯枝草葉,在狐神廟東南方不遠處、搭起幾隻簡易的窩棚。東風颳來,先至窩棚,然後才到狐神廟附近。那燻人欲倒的屍臭,便被東風帶走、極少能傳到窩棚這邊。

群丐與米良弼等人會齊後,便又搭了更多窩棚。三五人擠在一處,生起篝火、嚼著乾糧,正好捱過這城郊長夜。

大部分人縮在窩棚裡歇息,少部分人分出來巡夜,防止山獸再來侵擾屍身。畢竟明日一早,這些屍身便須送往東丘“寂靜之塔”、行聖葬之禮。若不養足精力,明日動身、不免要手腳痠軟。

篝火在霧氣和蟲鳴中,漸漸熄滅。狐神廟前、窩棚群裡,漸漸響起此起彼伏的鼾聲。只餘一團毛月亮、斜斜綴在半天,給郊野平添了幾分朦朧……

日影歪斜,天光耀目。

洛陽城中富足之戶,此時皆已吃罷中食、各尋了床榻憑几午睡。

乞兒幫破敗宅院內,小猴子正立在一方空地上,專心演習著師父所教步法、身法、手法,出臂跨足見,無不有板有眼、似模似樣。

楊朝夕折了一根柳條,握在手中,繞著小猴子左看右瞧。不時抽打在拳、腳、肘、膝、腰等偏差之處,為他糾正步法姿勢。一如十多年前,關大石教授他們拳腳時那般。

就在小猴子一個歇步、扎到兩盞茶工夫時,楊朝夕忽出劍指,在他額頭輕輕一推。小猴子便再也穩不住身形,“哎呦”一聲仰頭倒地。

小猴子揉了揉後腦,不解道:“師父,何故推我?”

楊朝夕淡然道:“你這歇步左右飄忽、上下虛浮、徒有其形,實是不堪一擊。你這般虛應差事地習練,效果難免事倍功半。為師教你的坐圓守靜、行功練氣之法,為何不用?”

小猴子懵懵懂懂、卻也只師父是責怪他習武不用心,略有慚色道:“徒兒知錯啦!可是師父教的‘坐圓守靜、行功練氣’,不是要盤腿坐好,才能練功麼?似歇步這般兩腿交纏、貼在地上,連身體都穩不住,又如何行氣呢?”

楊朝夕面色微沉,知道這小弟子膠柱鼓瑟了,便耐著性子道:“師父講的‘坐圓守靜’,是要意念守中、不偏不倚,身心沉墜、雜念不起,並非一定要盤腿而坐,才叫修行。至於練氣養氣,坐、臥、立均可,又何須拘泥某個姿勢、刻舟而求劍。”

小猴子雖然活潑好動、卻也頗為聰穎,登時恍然大悟道:“我明白啦!師父,是徒兒想岔了。原來練習步法、身法、手法

同時,也能修道功、練內息!這麼說來,便能省下更多時間、去和小雪說話啦……啊!師父,徒兒不是這個意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