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64章 扶乩得數語,暗暗指劍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章 扶乩得數語,暗暗指劍蹤 (2 / 2)

公孫真人穩住身形,行功運氣,幾個呼吸間,將胸腔內翻湧的氣血彈壓下去。又以指甲為刃、圓轉左腕,左面袍袖便被割下一大塊來,被他抓在手中:“尉遲淵!你我同袍之義,就此斷絕!”說罷,將這截斷袍砸在尉遲淵身上,便不再理他。轉身向王宮使走去。

王宮使此時已捧起紙張,正自玩賞。公孫真人便站在距他一丈之外,冷笑著望著他。王宮使又看了半晌,才注意到公孫真人嘴角的血漬,得意笑道:“公孫道友捨身為公、護持國祚,確是吾輩楷模!洪太祝,快將我房中那棵百年靈芝取來,本官要親手奉上!”

“王宮使,此間事既已了。我觀中弟子,請速放歸!”公孫真人說完,又自木榻上取了自己的拂塵,冷然續道,“對道門之中敗類,老道若不懲之,便如此物!”說罷,便將拂塵拋起,霎時間木渣和白絲碎成一片。自己則揮起大袖,閃出了客房。

西齋院中宿衛持械欲攔,只聽“嘭、嘭、嘭”幾聲,宿衛皆倒飛出去丈餘,滾在地上哀嚎。尉遲淵追出去再看時,公孫真人卻早去得遠了。

王宮使卻輕笑道:“公孫玄同,匹夫之怒爾!又有何用?我豈會懼之!尉遲淵,你莫不是也要與本官為敵吧?”

尉遲真人怒道:“王宮使!我本已勸服公孫玄同,要他告知你‘如水劍’的下落,你偏急不可待,甚至軟禁、逼迫於他!還……還支使賊道將他觀中弟子擄走!你雖是官家,卻挾公器而私用,以冠冕之由、行盜匪之事!他日有暇,必去長安訟你惡行!”說罷,也扭頭而去。

王宮使看著尉遲真人的背影迅速消失在客房門外,臉上的笑容已慢慢褪下。一雙陰鷙的眼神中,彷彿藏著陰謀旋渦的開始……

陰霾尚未散去,接連幾日的秋雨,將寒意漸濃的秋風帶了出來,穿堂過窗,將人的身上都激起一陣寒顫。

弘道觀客房內,連打了兩個噴嚏的卓松燾,便從榻前起身,將被風推開的窗扇重新關住,又用窗拴鎖好。楊朝夕頭上、身上被黃碩幾人略作擦洗後,便已換上乾淨的汗衫、短袴、長襪,此刻正蒙了被褥,躺在木榻上昏睡。榻前放了一隻冬日才用的炭火盆,客房裡的寒意才被驅走許多。

時已近午。觀中頗通岐黃之術的道人,早前便過來看過,因楊朝夕連日被囚於溼冷之所、又未進水米,精元之氣有些損傷,至於傷寒症候、倒是次要了。

朱介然便向觀中道友討了些治寒涼之症的草藥,在齋院裡煎好,以碗盛了、端在手裡,正一勺一勺地向楊朝夕口中喂去。黃碩則將他扶著坐起,穩住頭部,防止湯藥灑出。一碗湯藥便餵了小半個時辰,才盡數喝下。楊朝夕依然昏昏沉沉,便是抬一下眼皮,都要費很大氣力。

獲救返回途中,擔架頗為顛簸。楊朝夕醒來過兩次,卻是渾身虛脫,好容易張開嘴來,卻發不出半點聲響。修道習武之人,本來平日進食消耗便大,楊朝夕更是在溼寒窨井下全力行功,對身體的負荷卻大了幾倍不止。以至於剛被救出時,眾道士眼中的他,明顯地瘦了一大圈。

黃碩幫著脫去結滿血漬汙垢的衣袍,也清楚看到他胸腹之間肋骨分明,連肚子都凹下去了一大塊。忍不住又將那些賊道人罵了一番。

朱介然餵過湯藥,方七鬥已推門進來,捧著一碗熬得濃稠稀爛的粟米粥,遞到卓松燾手上。卓松燾接過粥碗,吹了半晌,才用木勺淺淺舀了一下,灌入楊朝夕齒縫之間。見他能夠吞嚥了,便放開手腳,直將一碗香濃的粟米粥,全塞進了楊朝夕口腹之中,才聽見他腹內一陣鳴響,卻是將這碗稠粥“照單全收”的訊號。

這時道觀院落中突然有些熱鬧,一個當值的道童從門外“噔噔噔”跑進來,大聲喜道:“觀主回來了!”聽到呼喊的弘道觀眾人便都從靖室、居室、齋院等處出來,十個呼吸間,便都聚在了當院。

一個白髮不羈的乾瘦老道,正揮著袍袖大步走了進來。見一眾大小道士已在院中匯齊,正向他行禮,老懷甚慰:“觀中道友、眾位弟子,這幾日勞你們記掛了!老道福澤深厚,非奸邪小人能傷,此番劫數、卻是數年前種下的因果,到得此時,算得圓滿。”這說話的老道,自然便是剛從太微宮出來的尉遲真人。

傳宗子方七鬥也從客房中出來,此時上前一步、略有些激動:“師傅安然無恙,便是我觀道人之福!這幾日師傅在外雲遊,觀中一應事務,全仗幾位講經師傅和眾師兄弟操持,亦未曾耽誤了修道。如今大師兄已帶領我等,將上清觀衝靈子師弟解救了回來,現在客房將養。皆未曾有負您素日所教,特稟明師傅!”

尉遲真人雙眉一聳、眼泛異彩:“好!做的好!雖阻力重重,卻靜氣以處,兼以巧智、毅力破開局面。得賢弟子如爾等,老道縱然駕鶴西遊,心中也無遺憾了。”

朱介然這時也人也闔了房門,與卓松燾、黃碩移步此間。見尉遲真人平安回來,卻不見自家觀主身影,不禁有些擔心,於是便拱手道:“尉遲觀主!我家觀主公孫真人自那日去了太微宮,便再未回來。不知您是否知道他現在何處?”

尉遲真人臉色微正,慢慢嘆了口氣:“玄同老弟……此番卻也受了些波折。我被拘在履信坊武侯鋪時,那張武侯倒也明白曲直、未曾怠慢於我,後來便私下裡、將參與此事的道觀跟我說了。我與玄同老弟出太微宮時,便將這些告知了他。以他當年的秉性,那幾個道觀的狗輩道士,這回便自求多福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