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51章 客居弘道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章 客居弘道觀 (2 / 2)

弘道觀與太微宮距離頗近。出了積善坊,右行數丈便是天街,沿天街再南行數丈,便到了修文坊。坊中有的房舍已經修葺一新,隔著牆的院落裡,有煙火之氣嫋嫋升起。有的房舍依然破敗,等著不肯歸來的主人。

弘道觀便在這修文坊中。尉遲真人頗為熱情,一路走、一路向上清觀的幾個弟子說些弘道觀的往昔:

薊州之亂前,鼎盛時的弘道觀佔足了一坊之地,香客往來,香火繁盛。賊兵破城後四處燒殺,有些道士和家眷便死於那場兵禍,而弘道觀也被破壞掉大半。後叛亂平定、賊兵退走,有些流浪到此的難民,便幫著道觀修葺一部分殿宇和房舍,掙些米糧度日,漸漸地便圍著道觀住下來。現在看到的炊煙,便是近幾年留下來的難民。

公孫真人聽了,只是嘆息一聲,幾個弟子也是默然不語。能在洛陽城如此浩劫之下倖存的,誰沒有族中親人死在賊兵刀下?

眾道士穿過有些殘破的觀門,“弘道觀”幾個隸體大字印在楣上,卻也醒目。幾人進了觀門,裡面的院落頗為寬敞乾淨。院子兩側是紅柱漆彩的簷廊,院中有老舊的涼亭、新闢的演武場,涼亭下有石凳、石桌,院角齊整地栽著李、桃、柿等果木。

院落正北是氣勢雄健的玄元殿,玄元殿後面是齋院,齋院再向後便是一處小了許多的齋壇。再向外擴充套件的,便是無力修葺的損毀建築,早已廢棄不用。如今的弘道觀,便說是慘淡經營,也不為過。

這時一個年青道士放下掃帚,跑過來向尉遲真人行禮,想來是今日的當值道士了。尉遲真人便囑咐這當值道士,帶公孫真人一行人去客房稍事休息,才遣散了這次同行的精銳弟子,自己回了靖室。

這位年輕道人果然是師承一脈,竟也如尉遲真人一般熱情:“公孫前輩、各位道友,我是朝宗子連江平。西廂房這邊兩間,又寬敞、又安靜,被褥、枕蓆都是剛換的,先安頓你們住下,稍事歇息。我就住在你們正對面的東廂房,若缺什麼用的,便來找我……”

公孫真人拱手稱謝。四個弟子也依次謝過,進了公孫真人的客房,這位連江平才欣喜地去了。

楊朝夕一路觀察下來,這時終於忍不住道:“總覺得弘道觀出來的道士,都有些莫名其妙,師傅不像師傅、弟子也不像弟子,該謙虛時不謙虛,該穩重時不穩重……可是偏能在演武時拿到魁首,真是奇哉怪哉!”公孫真人與其他幾人聽罷,都笑了起來。

公孫真人挑眉笑道:“這便是尉遲真人最難能可貴之處。具大智,真性情,心無掛礙,念頭通達,有什麼便說什麼,卻也極少因言招禍。他教的徒弟也都是這般性情,不虛飾、不曲迎,於世情上,便也有南華真人的幾分淡然。偏是在這種性情狀態,修道也好,習武也罷,反而更能集中意念、事半功倍。所以道門之中瞭解他的,還送了個道號,叫‘假道真禪’。我壯年時便認識他,那時他為人雖有些荒誕不經,心性卻是極好。而我輩修道,修的原本也就是‘心性’二字。就只這一處,我便遠不及他!”

朱介然、卓松燾聽罷,便先後扣住“假道真禪”的字眼,若有所思起來。也只有如楊朝夕、黃碩這般童心未泯的,反而只聽得有趣,還不能將公孫真人話語中的一番深意,真正領會。

四個弟子又陸續問了些其他事情,才從公孫真人客房中退出來,一起進了隔壁的一客房,各自爬上木榻,呼呼睡去。直睡到圓月初現,四人才疲憊盡消,從木榻上爬起來,出了客房。

院落無風,涼亭下懸著一盞孤燈。氤氳的光並不刺眼,將亭中兩個老道的剪影,暈染出神秘的色彩。

卓松燾看看左右,便拽著楊朝夕、黃碩,往涼亭那湊了過去。朱介然也只是遲疑了一下,也自搖頭一笑,跟了上去。只見兩個老道各抓著一隻棋簍,正專心對弈,公孫真人執白,尉遲真人執黑。這一局卻已鋪滿大半,兩人各有消長。細細看去,卻如兩軍對陣一般、異常慘烈。

公孫真人執白之手頓在半空,看了半晌,卻不肯落下。突然便笑著放回棋簍:“我認輸!”

尉遲真人得意笑道:“玄同老弟,知道這局為什麼輸麼?”公孫真人笑著搖頭,尉遲真人更多了幾分興致,“經雲‘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我便執黑子、戰白子,天下在握,豈有不勝之理!”

公孫真人聞言笑道:“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尉遲道兄大謬不然矣!”

尉遲真人便將棋枰一抹,哈哈大笑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