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水似劍般韌,劍似水般柔。
愛恨隨劍舞,情仇逐水流。
……
中都或可為,還鞘復登丘。
孤刃何能爾?吾劍斥王候!
此為《如水劍歌》,自薊州之亂開始,從洛陽城中流出,漸為世人所知。傳言為嵇康嵇叔夜景元二年赴洛陽時所作,然眾說芸芸,終湮沒不可考,亦無人窮根究底。
更離奇的是另一則傳言:得如水劍者,可證得劍道,成不世之功!
真偽尚不可辨,但江湖卻又多了一個彼此殺伐的藉口。於是,上至天聽、下至方外、近涉宇內、遠及四海……官、道、僧、儒、俠、匪、妖等各流,紛紛被裹挾其間,引出無數血雨腥風……
————————————————————————————————————————
洛陽城陷。
天寶十四載臘月十二日,自薊州洶洶而來的二十萬叛軍,從洛陽城東面強攻而入。如豺狼闖入羊群,宣告了肆意搶掠與無盡殺戮的開始。
早前馳援而來封常青將軍,在武牢關與叛軍交戰失利後,一路西退,直退至洛陽城上東門,再戰,又敗。只得率餘部退入城中,從宮苑西門破牆而出,往西邊去了。
宮城皇苑內已是亂作一團。宮人如受驚的雀群般四下逃竄。從東城奔逃而來的百姓,滿身滿臉的血汙,與慌亂的宮人門衝撞在一起,場面更是混亂。
“賊兵來了!賊兵來了——!”有的百姓驚恐地大聲呼號,但跑著跑著,卻一頭栽倒,再也不動了。背上似利器捅出來的窟窿,赫然在目,正汩汩地湧出黑紅的液體。
於是宮人們開始明確地知道,叛軍已從東面殺過來。紛紛統一方向,望西邊湧去……
皇城西側,上陽宮裡,曾經寵極一時的梅妃江採萍,斜靠在一口井旁,襦裙淡雅,素面無妝,身上和臂彎裡纏著一道寬寬的白綾,沒有半分的慌亂。
身邊的宮人已跑得差不多了,只有一個小宮女還在鍥而不捨地拉拽著她:“娘娘!叛軍已經進城了!咱們再不跑,就跑不了了!”
江採萍滿目蕭索,有些失焦的眼神望了過去:“是秋娘嗎?我不走,聖人讓我在這裡等他。等那個妒婦消停了,就接我回長安。趁著身子還靈巧,再跳一曲驚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