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七日當天清晨,在得到朝廷正式同意的情況下,身為使者的費禕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緊張,反而還有些許的興奮。
站在大殿中央的費禕恭敬地彎下腰向坐在殿陛龍椅之上的劉禪與身旁的丞相諸葛亮行禮道:
“臣定不辱命。”
“文偉此番前去長安,莫要顯露過多鋒芒,只要將我方意願轉達給對方即可。”諸葛亮拿著羽扇對大殿中央的費禕開口囑咐道。
緊接著,大殿右側持使節的官員走到費禕面前,這是大漢首次同魏國進行談判,而這使節也是第一次即將踏進魏國國土,因此現在若論誰肩頭的擔子最重可想而知。
費禕見送來使節的官員正是陳震,他面帶笑意欣然領受使節,將這杆使節送到費禕手中之後,陳震抱著他的拳頭也頗為擔心地囑咐道:
“文偉,多多珍重,定要把那些被俘的大漢將士們換回來。”
“孝起放心。”費禕這時臉色沉重,他能夠感受得到此時自己的壓力有多大,因此便暗下決心必須要把那些被俘虜的大漢將士們一個不少地全部帶回來。
而就當選擇派誰押送曹肇的時候,眾人便開始犯了難,因為諸葛亮派姜維去這件事情並沒有公之於眾,所以他們並不知道這個任務已經被第十三營給攬了下來。
於是還沒等群臣舉薦派哪位將領去,諸葛亮就先拔頭籌對在場大臣們開口說道:
“左將軍麾下第十三營當得此任。”
“好,好啊!左將軍麾下皆良將猛士,定能完成此次任務。”群臣們聽到又是姜維麾下第十三營去執行任務,於是索性就互相吹捧姜維不再反駁。
但其中有些大臣卻並不買單,認為第十三營正在重建當中,應該讓其他部隊去護送使團前去長安。
光祿大夫來敏這時又站出來沒好臉色地向劉禪拱手拜道:
“陛下,臣以為應當讓丞相另選一支部隊押送曹肇前往長安,要知道左將軍麾下部隊正在重組當中,戰鬥力尚且不足……”
“是啊,臣附議!左將軍雖然驍勇善戰,但他麾下將士……”站在來敏身後的杜瓊也開始向諸葛亮的偏袒感到不公,於是便開始舉薦道:“臣以為應當讓張翼率領三千兵馬前去。”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這些反對姜維去長安的益州官員們是什麼想法了,要知道當下朝中益州將領並不多,而且大多都在南方鎮守,朝中益州籍的宿將只有張翼可堪重任。
站在武將列中的張翼被這幾個蜀中大儒開口舉薦瞬間有些不知所措,但仔細想想才發現這是來敏等人的圈套,他們要把自己拉到他們的陣營去與丞相對抗。
雖然他對姜維麾下部隊出風頭有些反感,但他身為漢臣自然清楚同朝為官的道理,於是張翼便以自己乃是尚書之職不可參與軍事為由拒絕了來敏的舉薦。
“呂布尚且領主簿之職南征北戰,你張翼掛尚書銜帶兵打仗又有什麼不行的!”杜瓊忽然感覺張翼有些爛泥扶不上牆,明明是在抬舉他,對方卻根本不領情。
即使是這樣,張翼仍然沒有領受他們的好意。緊接著他轉身看向殿陛之上的諸葛亮與劉禪抱拳拜道:
“丞相,陛下!臣身為尚書,當以本職為先,不敢插手軍事。當年臣任南中軍職時態度偏激,惹得南人發動叛亂,丞相能讓臣在北伐帶兵駐紮祁山已經是大恩大德,豈敢再有如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