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興九年一月,徵北大將軍魏延率領陰平太守廖化及其麾下約三萬兵馬追擊魏軍敗逃主力部隊取得大勝,殲滅牛金麾下數千精銳,並且與吳懿順利奪回廣魏失地。
此時,臨渭城蜀軍大營。
坐在帥案上座的魏延正與帳中諸將分享這場勝利的喜悅,並且對廖化及時包抄牛金殘部退路表示感謝,只是可惜讓牛金又一次從他們的手中逃走。
“文長公此戰真可謂是大放光彩,不愧為先帝倚重的大將,實乃我等楷模。”站在軍帳武將列位之首的吳懿對魏延這場仗身先士卒親冒矢石與敵接戰感到頗為震驚與欽佩。
見吳懿如此誇讚自己,魏延那紅潤的面龐變得更加油亮,但這也少不了在座諸位將領們的截擊與合圍,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圍殲牛金麾下所部兵馬估計很難完成。
“哈哈哈!子遠公謬讚,若非元儉率兵截擊,估計我們也無法徹底消滅牛金手下的兵馬。”魏延看向站在吳懿身後暢然大笑的廖化對其抱拳頗為恭敬地行禮道。
看到上將軍魏延向自己行禮,廖化也擺正身體面對其抱拳回禮道:
“文長公指揮有方,元儉可當不得這等功勞啊。”
“哈哈哈哈……大漢人盡皆知你廖元儉謙遜禮賢,該是你的功勞莫要推辭!我魏延又不是那種小氣的人嘛!”魏延見廖化如此,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並且還對其誇讚道:“早年關將軍敗亡荊州,元儉無奈攜母投吳,得知先帝率大軍直撲東吳,又連夜帶著老母親逃離敵國迴歸大漢,其忠貞孝順當為我大漢榜樣!”
說到這裡,廖化不由得有感而發,可這些事情有些人沒有經歷過,註定不會真正清楚對方的痛苦,廖化當初隻身前往上庸向那劉封請兵救援,可他非但沒派兵,反倒還被孟達趕了出來。
自關羽戰死麥城後,廖化時常想起當年令人萬分崇敬的關將軍是如何禮遇這些將士們的,再想到麥城之殤,孫權那放肆的臉色令人難以啟齒,流落吳國的廖化甚至還想鋌而走險殺幾個吳狗來了解自己最後的生命。
但他絕對不能這麼做,老母親尚在,倘若自己這樣做不僅折進身家性命,而且老母親也自身難保,所以他只能隱忍不發,一直等到劉備興兵伐吳,廖化終於忍受不住他內心的憤怒與恨意,於是帶著老母親連夜輾轉,終於回到劉備駕前繼續為大漢效力。
“這些事情都是過往雲煙罷了,但日後大漢倘若對吳動兵,我廖化即使是身體老邁躺在榻上,也要站起身來走到戰場與那吳狗拼命一戰,為關將軍報仇雪恨!”
廖化這番話倒是徹底引起在場將領們的共鳴,關羽的死和吳國離不開任何關係,要知道魏延曾經也被關羽所稱讚,說他日後加倍努力必定會成為一方上將,如今他做到了。
因此對待廖化這種態度,魏延頗感同情地嘆了口氣對其勸慰道:
“元儉對關將軍之義,延甚是佩服!若大漢日後真向吳國動兵,你我二人定要為關將軍報仇雪恨,到那時看看誰殺的吳狗最多,如何!”
“哈哈哈,好!化就記住文長公今日之言,倘若大漢向吳國動兵,定要為關將軍當年麥城之死洗刷恥辱!”廖化見魏延義憤填膺的模樣,心中的執念正在逐漸鬆解,但要完全將束縛掙脫,只有向吳國動兵取得勝利才能解開。
踏踏踏——
忽然,營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卻見帳簾被巡營回帳的張含掀開,眾人看向神色匆匆的他感到有些疑惑,魏延對其也是比較疑惑地問道:
“張將軍為何如此臉色?軍中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