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這次在淮南的作戰是從孫權繼承兄長大位以來最輝煌的一次行動,上大將軍陸遜率領吳國大軍二十萬北上穩紮穩打節節勝利,順利攻破合肥這座令孫權都望而生畏的城池。
不僅如此,吳國朝中還得知司馬懿在西北戰場即將取得全面性勝利的那一刻忽然被諸葛亮反算一道,在歷城被蜀軍主力打了個埋伏,十多萬兵馬被對方廝殺約半數有餘,俘虜敵軍繳獲兵器甲仗不計其數。
但相對於吳國來說,他們的損失要比諸葛亮的北伐軍少太多,據蜀國內線傳來的訊息,諸葛亮這次北伐動用三十七萬人,傷亡約二十萬,光民夫就傷亡約八萬餘人,可見蜀國此戰隨勝,卻也是慘勝。
此刻在壽春城下的吳國大軍正猖狂地叫囂著龜縮在城內的夏侯儒,說他乃是無膽鼠輩,見到大吳軍隊就望風而逃,趁早讓其離開這裡換個人來頂替他在這裡的職務吧。
而吳軍大營內傳來陣陣捷報,壽春以東所有城池基本都被朱然收歸囊中,除王凌和文欽的部隊還在壽春以西的陽泉駐紮,其餘的魏軍基本上都在壽春周圍進行佈防,身後豫州南部兵力也都被夏侯儒徵調過來助陣。
現在雙方兵力旗鼓相當,要知道魏國在淮南的兵力足有十三萬,豫州還有六萬兵力可用,在長達約半年時間作戰當中,夏侯儒所率領的魏軍部隊並未遭到吳軍毀滅性打擊,迄今為止傷亡還不到四萬。
反觀吳軍,在一開始交手就損失兩萬餘人,半年時間戰損比越發突出,直至今日,吳軍已經傷亡七萬餘人,並非是陸遜指揮無方,實在是雙方戰力水平差距太大,能打成這種地步已經實屬不易。
“上大將軍,太子殿下!夏侯儒從城上射下一封書信,還請二位驗看。”這時,正在營外罵陣的全琮忽然拿著一封書信走進中軍帳,看到坐在上座的陸遜與孫登二人將信件呈了上去。
說罷,陸遜伸出右手接下書信,其臉色上表現得很是淡定,一旁的孫登卻感覺到些許異樣,於是提醒陸遜讓他注意書信內容。
於是陸遜拆開書信將內容仔細地讀了一遍,看完之後他忽然微微一笑,緊接著將書信轉遞給一旁的孫登說道:
“殿下,夏侯儒調集豫州三萬重兵前來助陣,要知道那豫州軍可都是魏國翹楚精銳,這等訊息透露於我,看來對方是打算魚死網破了。”
“嗯……夏侯儒此人用兵謹慎,且性格極其執拗,一旦是他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孫登看完這封書信內容之後也是淡淡一笑,而後把信放在帥案上對在場將領們開口問道:“哪位將軍敢擔當先鋒攻打壽春?”
卻見鎮北將軍孫韶率先站了出來向孫登與陸遜二人抱拳請戰道:
“末將願往!”
“公禮,可要想好?”陸遜對眼前的孫韶很是認真的說道。
看到陸遜這等模樣,孫韶的脊背不禁一陣發涼,緊接著身後的留贊與諸葛融走上前來向陸遜與孫登共同拜道:
“我等願與鎮北將軍一同出陣。”
“嗯,幾位多加小心,壽春城堅不易攻克,切記要以謀為上。”陸遜見留贊與諸葛融二將也肯隨孫韶一同出戰,於是便放下了心同意他們率兵出陣。
片刻後,孫韶回到本營將其紫金龍陽鎧穿在身上,又把孫權賜給他的虎紋綾羅戰袍系在身後,他走到劍架跟前右手拿起越影劍掂量一二,然後便把劍掛在鎧甲左側準備出戰。
咚咚咚——
營外各部隊已經集結完畢,留贊和諸葛融分別率領各自兵馬併入到孫韶麾下,卻見換上披掛的孫韶走出營帳來到他們的面前臉色頗為嚴肅地對他們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