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書房外涼亭與黃皓潛心“學習”的劉禪突然見董允神色匆匆的走了過來,連忙把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收了起來。
不過這等伎倆也瞞不過董允,只見黃皓在此地,他就知道劉禪肯定沒有認真學習古籍善本,但現在事態緊急,董允沒有閒暇時間去過多處理這個事情。
踏踏——
他邁著大步走到涼亭臺階前看向涼亭內的劉禪行禮拜道:
“陛下,吳國使團已經進入成都,丞相讓臣來告訴陛下隨臣一同前去皇宮商議兩國邦交事宜。”
“嗯……”其實劉禪心裡還是想拒絕的,但是畢竟是兩國之間的事情,何況他又是一國之君也不好推辭,於是他站起身來回答道:“好,相父現在何處?”
董允走上前來跟在劉禪身後一邊往臺階走一邊說道:
“丞相正陪同吳國使團前往官驛歇息,大概兩個時辰後便會前往皇宮與群臣一同商議兩國外交的事宜。”
說著,劉禪加快了腳步,黃皓在身後無法距離劉禪太近,只能吩咐其他小黃門趕緊為劉禪準備輦車。
時間太過緊張,即使是貪玩的劉禪此刻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和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倘若一國之君姍姍來遲,那豈不是有辱本國形象。
而這時靠近成都皇宮紅牆之外的官驛外早已人山人海,諸葛亮陪同著吳國使團的正使諸葛恪與副使顧譚二人來到官驛的主客廳下榻歇息,並且又吩咐跟隨他的丞相府屬吏負責安排其他使者。
烈日炎炎,這時已經是正午時分,距離諸葛恪和諸葛亮商議好的外交談判時間還有大概兩個多時辰,也就是說吳國方面來勢洶洶,目的就是想搶佔先機。
殊不知諸葛亮早就對諸葛恪打算採取的速戰速決的策略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並且又採取一系列的準備措施,目的也是為防範對方突然出手。
站在主客廳的諸葛亮看著眼前的諸葛恪和顧譚兩個年輕人揮著羽扇笑道:
“距離商討兩國外交事宜還有兩個時辰的時間,二位使者就請在此官驛下榻歇息,兩個時辰後亮便帶你們前去皇宮見一見大漢的文武百官,商談蜀吳兩國之間的問題。”
“多謝丞相熱情款待。”諸葛恪面對眼前諸葛亮的臉色和心情如此平靜,諸葛恪此時的內心波動起伏空前絕後,他從未感覺到如此壓抑的氣場。
待諸葛亮與其屬吏離開這裡,諸葛恪這才鬆了一口氣,他此時的後背早就已經被熱汗浸溼。
不僅如此,就連平常心態頗為平淡的副使顧譚此刻額頭上也盡是汗水,可見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對於諸葛亮這個老江湖還是心有餘悸。
離開官驛主客廳後,諸葛亮與陳到二人一邊走一邊交流有關於李嚴的問題,對於李嚴的問題,陳到把李嚴在永安發生的事情格外詳細地告訴給了諸葛亮。
“李嚴此人在丞相第二次北伐期間多有抱怨,尤其是運輸糧草,消極怠工,大多數糧草都是由其他分隊負責運輸前線的。
不僅如此,在任上也有與運輸糧草同類的情況,末將每次提及公務,他都以諸多理由搪塞過去……”
“………哎,且再看看吧,畢竟正方乃是先帝欽點託孤重臣。”諸葛亮對於李嚴如此狀態,依舊打算再給他一個機會,同朝為臣也不至於反目成仇。
即使是李嚴已經把諸葛亮當做朝堂上的政敵,但諸葛亮也並沒有因為李嚴處處針對他而咄咄逼人,而是選擇了原諒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