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坐鎮在永昌郡的輔匡率領五千兵馬向建寧與張翼部匯合,由於兩人對南中現在的情況根本做不了十分準確且合理的判斷,因此只能再度向成都催促援兵。
輔匡其人喜怒不形於色,性格嚴謹,軍事嚴整,體恤愛民,自他上任鎮南將軍兼任永昌太守治理此地南中部分地區,南中人多愛戴於他。
而張翼性格與其大為不同,輔匡想以言語相勸,動兵武力為輔,但張翼卻認為這些南中人不服教化,應當以武力鎮壓徹底解決這些麻煩,就因為兩人的意見不合,因此二人誰也不能做出任何判斷。
“…………”張翼就坐在軍帳內頭也不抬的看著手上的戰報,站在一旁的輔匡也對他的行為表示十分看不慣。
過了許久,輔匡終於忍不住對張翼吐槽道:
“伯恭,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你難道就想讓南中徹底亂成一鍋粥才算完嗎!”
“………”但張翼還是不為所動,任輔匡隨意吐槽,儘管他罵得再難聽,張翼也裝作一副聽不到的樣子。
只不過張翼這種模樣,輔匡是頭一次見到,這一點也不像他,見他就這麼無動於衷,輔匡也放棄了吐槽,轉身就往軍營外走。
而在一旁想調和二人矛盾的孟琰也追了出去,在這兩個人身邊待著,孟琰的煩惱估計要比他們多得多。
“輔將軍,輔將軍!別生氣啊。”孟琰連忙追了出去對輔匡叫道。
而站在營外的輔匡嘆了一口氣,他其實並不是生氣,而是因為對張翼這種根本就不作為的樣子感到著急。
現在南中局勢如此緊張,他還這麼執拗,始終就放任南中叛亂擴大化,要是李恢在這裡,估計早就把他訓斥一頓了。
“哎,也怪德昂去的早,他要是在的話,伯恭不會這樣的。”輔匡也清楚,李恢和張翼二人搭檔共事雖然有些磕磕絆絆,但長時間的磨合讓二人變得更加緊密,但李恢病逝,也使得張翼痛心疾首。
說到這裡,孟琰沉默了一會兒,他望著空中那一望無際的藍天,不禁想到曾經李恢在的時候,他三人坐在建寧太守府侃侃而談的情景。
突然,眼前策馬飛奔而來計程車卒直奔孟琰和輔匡而來,來到跟前後,那士卒向這二人拜道:
“報,成都方面傳來最新訊息,丞相已經派徵西將軍率領麾下一萬餘人,以及王平,馬忠以及張嶷將軍等人於兩天前從成都開拔向南中急行軍!”
“徵西將軍?莫不是前段日子北伐大勝獲封徵西將軍的姜伯約?”輔匡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些記憶,姜維被諸葛亮稱讚為涼州上士,又被很多北伐將領所認可,尤其是趙雲以及魏延二人。
並且在朝中對姜維驍勇善戰的表現也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因此輔匡對他有些印象,但既然是諸葛亮收下的得意門生,那麼他自然要好好考察考察這位徵西將軍的能力究竟如何,眼見為實嘛。
那士卒重重地點頭回答道:
“是的,此次徵西將軍挑選的將領大多都是曾經在南中或者是靠近南中擔任官職的人,而這些人也都是徵西將軍所舉薦的。”
“哦?徵西將軍舉薦的……”輔匡又想到剛剛那士卒報的名字喃喃道:“王平參與了兩次北伐這倒好說,馬忠和張嶷……姜維初來乍到不到兩年時間,怎麼對大漢基層地方官這麼熟悉?”
而這個問題,輔匡一直在心中耿耿於懷,他想要當面見識見識姜維,看看他究竟有什麼通天的本事能把這大漢所有官吏都瞭解得如此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