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覺醒時代> 038 踏火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38 踏火鹿 (2 / 2)

火山在府城南,隔江二里。山上有火,每三五夜一見,如野燒之狀。或言其下水中有寶珠,光燭於上。或言「南越王佗藏神劍於山阿,故深夜騰焰如火。」 山有祥光亭。又山中產物名「靈麖」 ,有三足,郡中有災福,或使車將至則先鳴。

《粵西詩載》

寰宇記雲火山府城南隔江山下水深無

極山上有火每三五夜一見如野燒或言其下水中有

寳珠光燭於上或言南越王尉佗藏神劍於此故騰焰

如火山有茘枝四月先熟吾閩稱火山茘枝本此又産

獸名靈麖生三足郡中有災福及使車將至則先鳴

《方輿勝覽》

寰宇記山下有丙穴嘉魚生焉虞衡志嘉魚狀如小鰣魚味極腴美出梧州火山山上有火春末尤多每三五夜一見如野燒之狀或言其下水中有寶氣或言越王尉佗藏神劍于山阿故深夜騰焰如火

《明一統志》

在府城南隔江二里山上有火毎三五夜一見如野燒之狀或言其下水中有寳珠光燭於上或言南越王佗藏神劒于山阿故深夜騰熖如火山有祥光亭又山中産物名靈麖有三足郡中有災福或使車將至則先鳴本朝洪武中葉原賀記其事

羅文顯得很興奮,鹿類不僅美麗而且全身都是寶貝,踏火鹿雖然是初階兇獸但是比中階兇獸還要罕見,而且價值也比一般的中階兇獸要高。

古人對鹿的解釋是:“鹿,善聚善散,皆體健壯,但性膽尤怯,飲水見影則奔。”可見古人對鹿的關注和觀察是非常仔細的。這是鹿文化產生、發展的基礎。美麗的麗繁體寫作麗,而麗字從鹿,說明從古至今人們認為鹿是美麗的。無論是那獨特的角,還是油光水滑的花紋斑點皮毛,以及修長健壯的四肢,尤其是鹿天性中的善良、柔美、內斂的氣質,更是值得人們的讚美。

鹿皮一般用來做聘禮,這在這一時是非常流行的。

《說文》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雙出遊衍生而有婚姻含義。而麗字本來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象兩張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

寓意迎娶美麗的姑娘!麗字的美麗之意則是後引申出來的。《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後人稱夫妻結為伉儷。而儷皮就是鹿皮。而美麗也被作為善良、柔美形容女子端莊、內斂而沿用至今。過去有兩個成語。一個是“鹿車共挽”,是舊時用於稱讚夫妻同心,安貧樂道。而鹿車就是我們在過去常見的獨輪車。還有一個叫“鴻案鹿車”,也是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之意。

鹿肉、鹿血食之大補。

自古以來,鹿對人類健康的促進從開始的食其肉、寢其皮、用其骨,開始發展為後期的不斷深入認識。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時間。《坤雅》雲:鹿乃仙獸,自能樂性,行則有涎,不復急走。”可見古人認為食鹿脯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把長壽鹿稱為仙鹿。

明代著名醫學家在中提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我國五代一部著名的本草書中記載:鹿,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明代著名醫學家在中提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我國五代一部著名的本草書中記載:鹿,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

鹿茸作為一種名貴中藥,即便是長成的鹿角也是一種很好的裝飾品,市面上售價很高,象徵權力。

鹿與戰爭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由於鹿是古時人們經常追逐捕獵的物件,於是,當人們目睹統治階級對權力的追逐時,便很自然地聯想日常生活中逐鹿捕獵的情形,並以此為喻,使鹿具有象徵的意義。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唐朝宰相魏徵在《述懷》詩中也提到:“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這裡的鹿比喻帝位、政權。鹿為什麼堪比帝位、政權呢?說明鹿在歷史上作用很重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