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瑜這樣的人坐在一起,假如林月謠不開口的話,等餐的間歇一定可以就這麼一直沉默下去。
莫名讓她想起了一開始認識林穆清的時候,他們倆就總是一起沉默著尷尬。
不同的是如果換成秦瑜的話,秦瑜大概內心毫無波動,完全沒有尷尬這種情緒出現。
林月謠習慣性地成為氣氛擔當。
“你平時經常來這嗎?看你很熟的樣子。”
“我的母親和這間餐廳的老闆是朋友。”
秦瑜的母親......那不就是,黎諾?
“那你平時也經常吃素食?”
“是。”
怪不得秦瑜這麼瘦啊。
這天兒聊的跟個記者訪談似的,問一句答一句。
不過林月謠也比較習慣這樣的秦瑜了,所以就也能這麼湊合聊下去。
“我看你好像也不太經常和朋友出去?”
林月謠問得小心翼翼,怕對方覺得是隱私問題不願回答。
“我沒什麼朋友。也不太擅長和別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
秦瑜抿了一小口茶,目光淡然。
“那我算你的朋友了嗎?”
“算吧。”
歐呦,怎麼聽著還有點勉強。
林月謠也抿了一小口茶,然後看著菜一道一道地上了桌,話題就自然而然拐到了菜色評價上。
這裡的素色菜式,造型別致,口感也特殊。
竟然絲毫沒有讓林月謠有種“在吃草”的感覺!
果然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就是這美麗的價格要想常來的話,對經濟實力要求還挺高的。
“嗯......你接下來,要準備寫新歌了嗎?”
林月謠前頭問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其實還是為了套套近乎好聊新歌的事。
“已經在寫了。”
秦瑜細嚼慢嚥,斯斯文文。
“在音樂創作方面,寫詞或許我還能嘗試,但是作曲編曲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我們也合作過兩首歌了,我覺得你寫的歌真的很好聽,而且我的音色也挺契合你的歌的。所以......想問問你是不是願意建立一個長期合作的,這樣的關係?”
林月謠的聲音很輕,雖然她覺得自己已經比較瞭解秦瑜了,但是像這樣歌手和創作人的繫結,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