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曠這才明白在蒙古草原上,那幫燒殺搶掠的明軍為何會突然撤退。估計那時皇上便已經駕崩,但隨行官員怕政局有變,一直秘而不報。此時才宣佈了訊息。而他們要防備的,無疑是野心最大的漢王朱高煦。
第二天,廿廿懷裡揣著親手為母親做的梅花荷包,與尹天曠等人一起去漢王府尋找玄心梅。此時明軍剛剛從蒙古撤兵不久,大批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難民湧入京城。街上熙熙攘攘的都是衣衫襤褸的百姓。
廿廿看著這些瘦骨嶙峋、面黃肌瘦的難民,眼中滿是不忍。
尹天曠知道廿廿心中在想什麼,心中默唸:“戰爭不息,便永遠有無數的難民流離失所,廿廿,你救得了一個,救得了所有嗎?”
星遠看著這些難民,此時心中卻想著:“現在世道這樣亂,她一個弱女子如今會在哪裡?”星遠心中的“她”自然是阿依慕公主。
忽地,只聽有人大聲吼道:“太子府施粥了,大家都去太子府呀!”只聽呼啦啦一聲,那些難民潮水一般湧向街頭,差點把廿廿撞倒,尹天曠趕忙緊緊抱住她。
去漢王府的路正好路過太子府,只見門口支了一口大鍋,大鍋里正騰騰地冒著熱氣。無數難民手中拿著碗,爭搶著到粥鍋邊去盛粥,施粥的家奴手中拿著大馬勺,一邊給難民盛粥,一邊嘴裡大聲說著:“太子仁善,施粥給大家,大家不要爭搶,排好隊,每個人都有份!”
那些難民餓急了,哪裡肯聽,依然爭搶著去盛粥。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仗著自己個頭小,從人群中鑽到了最前面,爭搶著盛了一碗粥,忙又端著那隻已經裂了紋的白瓷碗從人叢中鑽了出來,急匆匆地要跑到馬路對面“美美”地喝上一碗粥。卻不想此時正有幾匹駿馬呼嘯而過,將那孩子一下子撞倒在地,白瓷碗摔到地上,碎成了碎片,米白色的粥灑了一地。那粥本就不稠,此時正值盛夏,天上驕陽似火,地上也如火烤般炙熱,那粥水不一會兒便滲到了地裡,只留下一片黏糊糊的白色的汙漬。
那孩子見到嘴的粥一下子沒了,還未來得及從地上爬起來,便“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但周圍都是難民,自己都還吃不飽肚子,誰又會去理會一個孩子?
廿廿在一旁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忍不住跑過去,扶那孩子坐起來。那孩子卻怎麼都不肯起來,非要守著自己灑在地上的那一攤粥大哭。
廿廿蹲下身,笑著對那孩子說道:“小弟弟,別哭了,姐姐給你買包子吃好不好?”這句話果真靈驗,那小孩子立刻止住了哭聲,淚眼汪汪地望著廿廿:“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廿廿笑著指著街對面的一個包子鋪,“想不想吃?”
那孩子使勁點了點頭,一張髒兮兮的小臉被淚水一衝,更花了。廿廿回頭吩咐碧蕭去買包子,又轉過頭來對那孩子道:“你看你哭的像個小花貓一樣,好醜啊。”她說著,颳了刮孩子蹭了灰土的小鼻子哈哈笑起來,又從懷裡掏出一枚粉色的手帕,小心翼翼地幫那孩子擦拭臉上的淚水。那孩子向後躲了躲,廿廿依舊笑著用手絹幫他擦眼淚。那孩子只聞到一股沁人的馨香,只覺得那香味讓人舒服極了。他不再躲閃,任廿廿將自己的一張小髒臉擦乾淨。
不一會兒,碧蕭買了包子回來。廿廿將包子遞給小男孩兒,那小男孩兒接過包子,大口咬了起來,顯然是餓壞了。碧蕭在一旁瞧著,想起十二年前,自己也曾像這個小男孩兒一樣飢寒交迫,也是廿廿,遞給了自己一隻包子。而那時,廿廿才四歲。這件事情,她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包括廿廿。
而此時的碧簫,心中竟產生了一絲異樣的感覺:有些人,一生下來就低到了塵埃裡,就像自己,像眼前這個小男兒;而有些人,一生下來就被所有人捧在手心中,就如廿廿。老天爺當真是不公。她想著,心中竟燃起了一絲不甘與不平,但這樣心緒轉瞬即逝了。或者說,是她強迫著自己壓抑住這種想法。
尹天曠的眼神則一直在廿廿身上繾綣,嘴角掛著充滿愛意的微笑。而同樣在若有所思地看著廿廿的還有另外一個人——漢王府的小王爺朱瞻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