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為了息禍,李家拿了五十五兩銀子出來賠給了那男家,當著那麼多街坊的面,解除了那樁荒謬的婚事。
多出的五兩,是賠給人家的損失。
李家吃了悶虧,李氏的娘跑出來鬧。
說都怪葉家人不識時務,放著兒子、孫子白吃他們李家的飯,一個子兒不肯付,如今還連累李家損失了五兩銀。
這時葉二爺爺站了出來,說葉氏高攀不起這種存著壞心思的婦人,因而要勒令葉青楓休妻,否則逐出葉氏家族。
雖然沒有明文出來,但葉二爺爺先報了自家身份,因而,他這話一出,就連看熱鬧的人群都突然安靜下來,怔怔地看著他。
不賢不孝、不事翁姑、口舌,這若都算小惡,那賣妹氣死病爹,再以長房身份奪取家業的害人之心,就讓人心生寒慄了。
就算最後李氏沒有被休,在這鎮上也是臭名遠揚了。
因為今天以後,鎮上所有人都會知道李氏這一箭雙鵰的惡毒之心。
而李氏常住鎮上的事又不是什麼新聞,夫家有病爹、幼弟妹,她身為長嫂卻不回去照顧,不賢不孝的罪名,也是摘不掉了。
難怪葉家氣到要休棄李氏。
而這變故,也嚇得李氏的娘當場傻了眼,哪裡還有心思罵?
當然那十二個村婦可沒閒著,一邊與李氏對罵,一邊就向鎮上的人講述葉家的情況,這葉青楓如何不孝,李氏如何不賢。
甚至還提醒大家,這麼壞的人絕對是家風問題,李家的人心這麼惡,鋪子裡賣的東西怕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唯利是圖的鋪子能有什麼好東西?
村婦嘴快,也沒什麼後顧之憂,自然是連罵帶損。
後來有別的雜貨鋪子裡的人聽了,自然也混在人群裡添油加醋,趁機踩李家的雜貨鋪。
葉子皓聽了也不阻止。
葉青楓就算沒有參與這事,但也縱容了李氏,否則李氏如何敢這般大膽?
因而,這後果如何,也是葉青楓應該自己承擔的結果。
最後,李掌櫃出來說好話,又要請葉家人去後院裡坐。
想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