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嫁入農門還當自己是小姐的李氏,平日在鎮上依然把自己過得很嬌貴,此時自然就更被人嘲笑。
嘲笑她的人裡,最多的還是其他開鋪人家的同齡姑娘,有的已嫁人,有的招了上門夫婿。
有的也是過著相似的生活,有的則過得不如出嫁前。
因而,平日結交,對李氏自然也存了些眼紅的心思。
現在踩落水狗,誰不願意?
見李氏被那麼多人唾罵,葉子皓心裡解氣許多。
若非長輩都說先去李家搞清楚什麼事兒,他就要去衙門擊鼓,把那李氏揪到公堂上去好好教訓一頓了。
不過現在,在李家鋪子門前理論這事,對李家名聲是有很嚴重影響的。
既然李家這般縱容自家女兒,平日也不知管教,恐怕說騙婚的背後也有他們的出謀劃策呢……
既是如此,給他們這個教訓,也是他們應得的後果。
葉重義再問孫子一次,願不願意隨爺爺回村去生活?
五歲的葉方銘猶豫了一下,搖頭說他要跟著爹孃,不想和爹孃分開。
葉重義嘆了口氣,便轉身離開。
葉二爺爺和六爺爺在旁嘀咕了幾句,便大聲警告李氏,她的過錯已在族裡記上一筆,好自為之。
之後,兩個老頭也上了驢車。
葉重信見狀,便喊了那邊和鎮上婦人們說嗨了的村婦們,趕緊上車回村。
雖然這次把李家大鬧了一場,李家名聲徹底臭了。
但對葉家的名聲,何嘗不是一種損害?不過現狀擺在這裡,葉重義也不計較了。
何況,他也要為葉青凰的養女聲譽著想。
李氏能對媒婆說葉青凰是個很厲害的人,難保不會對鎮上其他人說葉青凰壞話。
因而,在來鎮上時,他就思考過了,這次不一定真的休得掉李氏,畢竟孩子會護娘。
若真休棄,孩子心裡怕留下仇怨,以後就長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