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葉重信送水過來,看見坐在堂屋門口發呆的大哥,不禁奇怪地喊了一聲。
“大哥,在想什麼呢?”
“唉……”葉重義回過神來,見是二弟,不由嘆了口氣。
兄弟倆就聊了起來,知道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後,葉重信也很生氣。
“那李氏是太過份,可恨青楓自己不爭氣。等他們下次回來,大哥你把家分了,由他們自己折騰去吧。”
既然兩個已長大的兒子不願撐起這個家,最後還要靠個養女來餬口,到不如早早把家分了,至少下次那兩個不孝子也沒理由回來摳爹的錢。
“分家?”葉重義顯然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不禁愣了愣。
但看著院子外面村道上,牽著小妹領晚飯回來的小兒子,他的目光沉了沉。
“現在分家,家業分出去了,青喜怎麼辦?”
“大哥你別想岔了,現在是家業沒分出去,可賣糧的錢還不是讓他們分了?而揹債的卻是你。”
大嫂臥病多年請醫用藥、大哥自己也風溼病發挑不了貨郎擔了,一家老小要吃飯,難免會有拮据時。
但那都不是欠下許多債的重要原因。
當年葉青楓要娶鎮上姑娘,聘禮自然豐厚,家裡拿不出來,欠債就是必然。
長媳進門卻並不賢惠,葉青楓身為長子一直為媳婦辯解,說什麼鎮上人就是那樣過日子,李氏在家還有小丫環伺候的,嫁到葉家來沒人伺候了,能照顧好自己就不錯了。
這個還算進了門的,葉青柏那小子更甚,直接在縣城裡找了工頭的女兒,趕在娘去世之前成了親。
也就回來拜堂、祭拜祖先了,回門之後就住在縣城,直到娘去世才回來。之後一年也就年節才回來,平時總說要幹活,連農忙也總是匆匆兩、三天。
而且回來總哭窮,說縣城生活成本高,賺得又不多,僅僅是餬口。
生了孩子之後,就連老太太都要不到他們的錢進公帳,還幾次找老太太要公帳上的錢,說沒錢買肉吃,奶水不足,孩子總餓著。
老太太也是精明的,最後也對葉青柏死了心,不再提交公帳的事,而葉青柏也沒有拿出來過一個子兒。
自然,他們成親的花費,又是身體羸弱漸漸做不了什麼活兒的爹,背下的債務。
葉重信旁觀者清,早就不對大房裡那兩個不孝子心存任何幻想,只是同情大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