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找到西市大街上的紫蝶繡莊。
正好有幾位婦人在挑選春衫的花樣子,他們便在鋪子裡隨意地打量起來。
這裡的繡品有大有小,繡工和繡布也有粗劣之分,價錢自然也會天差地別。
林娘子很快做完生意,就過來招呼葉青凰,卻打量了葉子皓一眼。
葉子皓是書生裝扮,卻陪著女子來逛繡莊,自然惹人思量。
“林娘子好,我們兄妹是從葉家村來的,想打聽一下這樣的繡品能收多少錢一幅。”
葉青凰簡單說明來歷便直奔主題,她沒有先問這樣的繡品能賣多少錢。
人家沒明碼標價,這價錢怕就是看人喊價的。
若她只是打聽行情也可以問問。
但她以後要來賣繡品的,若讓林娘子認出來,會覺得她太奸詐,會惹人不喜的。
“先看繡工如何,再看繡面質量,不同大小和用色數量、勾圖新意、複雜程度,價錢都是不同的。”
林娘子知道他們來歷後便笑了笑,態度好了很多。
她和葉家村許多人有合作,對那村子裡的婦人、閨女印象還是不錯的。
只是好奇竟然沒見過眼前的姑娘。
但她好說話,立刻就拿了幾幅不同的繡品說了收貨價錢。
葉青凰又指著和自己繡過差不多大小、花式的帕子問價。
“這種帕子雖然花色簡單,但勝在新意,若料子不太差,能給三文錢,若是花式再精巧一點,少說能收到五文,八文甚至十文都有可能。”
“還有這種扇面,以這同樣的質量來說,最少八文錢,最高十五文,不過要看樣式,不是鐵板釘釘的事兒。”
“若有能力繡更大繡面的,價錢也高得多,你們村也有人繡三兩左右的座屏,我這兒有個開價五兩的座屏,卻至今無人能繡。”
林娘子見這姑娘來問價卻什麼也沒拿,心裡有些好奇,價格也報得寬鬆,真要拿繡品來了,總要壓個一兩文的。
但這樣的價錢已經很讓葉青凰心動了。
因為以往她幾幅帕子交給姐姐,最後也只拿到三五文錢,到底被昧走多少,她自己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