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黎只封了葉青凰和葉子皓,並未提到小吉祥和二寶,畢竟爹孃在這邊有了身份,於他們都是一樣的。
封完他們之後,又封了一批外戚,新後羅氏母族整體上位,其父封了一等承恩公,其兩個兄長也都封了三等伯爵之位,女眷也各有誥命。
之後又調了幾個官職,但調動並不大,至少六部還穩著,原先被葉子皓懟過的幾位也還在原位,就連久病的李在芳也還在原位。
但讓大家又生出警惕的是,新科頭榜前五十名包括殿試三鼎,才在翰林院呆了半年,就全部放出來了。
果真如大家所料,皆是京官。
與原來已經流入各衙門裡的那一批相比,表面看似沒什麼異樣,但精明之人也可發現端倪,新帝心中早有丘壑,只是此時才施行罷了。
首先是狀元喬楠去了戶部,任職五品郎中。
而原來那個位置的五品郎中,則調任下去當縣令。理由是十年安穩,也該下去活動活動筋骨,體察民情了。
上一科的探花李世瑜則調去青華州任城守,從京城調至地方,從正五品升至正四品,而從五品外員郎周端平則接替了他的位置。
至於那年葉子皓辭官後,朝堂上為懲治葉子皓、為誰去接任青華州城守任而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選了一箇中規中矩的五品下去,也依旨娶了陳家小姐為平妻。
只是轉眼兩年了,這位城守在地方也依然是中規中矩,過得很是安逸。
只可惜,前面有葉青天的光華照著,他便有成績也不突顯,更何況他一路求穩求安逸。
葉子皓留下來的那些政績他不敢擅改,但也沒有繼續發揮優勢。
就像一棵前人種下的樹,原本長勢不錯可以欣欣向榮,但他卻未勤於澆水、除草、驅蟲,至今那棵樹雖還未死,但也生機下滑,長得蔫拉吧嘰的。
或許他不求無功,只求無過,但無功,本身就是一種過,朝廷派他下去不是讓他養老的。
因此,那位城守大人就被派去接任青華州下一個縣城之令,原縣令就告老還鄉了。
李世瑜是南方人,這就要去葉子皓去過的地方當城守,而且將在中秋之後出發,當時接到調令時就莫名有些興奮和期待。
而派他去則是最好的人選,因為他一開始就是葉子皓兵田策任務的參與人。
他走之後,接替他位置的周端平,同樣接下了他本來的任務,是青華州和東華州兩地兵田策的朝廷配合人。
周端平當年放官青華州時是城守府的六品主薄,被調至戶部是從五品員外郎,如今又升至正五品郎中。
看似每一次升官都是一小階,進步並不大,但論升官速度,卻是除了葉子皓以外最快的了,讓人不敢小窺。
之後是新科榜眼方承祖去了吏部。
雖只是一個從五品員外郎,但想到這一科的人都跟葉子皓的親近關係,受葉子皓影響最深,這批人不管去哪裡,都會讓朝堂上那些人心裡哆嗦。
擔心自己哪天就被調到地方上活動筋骨去了。
探花許靖言則去了禮部,也是一個小小員外郎,禮部其他人大多未見。
別的還好說,就戶部調動頻繁,又是葉子皓曾經插手過的衙門,因而最是引人關注。
更有細心者將春闈之後放官情況一對比,心中更是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