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貴日子裡不忘本,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剛才葉張氏失神時的表情,卻讓她心裡有些猜測。
“子康如今生意也忙,你讓他多培養管事和夥計,不要事事親為,子玉和虎子在縣城還是要多陪伴的。”
去竹軒的路上,她低聲說了起來。
“嗯,娘剛才肯定是想子玉他們了。”
葉子皓也明白怎麼回事兒,因為孃的表情變了,就是在他說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娘向來疼子玉,眼下又是他們在京城裡的第一個年。
上一個年是在南華州過的,南華州離靖陽到底是近些,在娘心裡也就不會有太遠而夠不著的感覺了。
“年後爹孃回去,讓他們在靖陽多住些日子,方便回村去,也方便幫子玉帶孩子,子玉快生了。”
葉子皓想了想,如今他們這邊也安穩,小吉祥和二寶又一直是他們自己帶著,並沒有要爹孃操心過。
爹孃出來這麼久怕也思鄉,子晨這邊年紀還小,也沒什麼需要操心的,到不如讓爹孃回去住上半年,入冬前再回京來過年。
若周子康那邊方便,就一起進京來。
聽他提議,葉青凰點頭,到是沒什麼不可的。
他說得對,他們這邊如今是安穩,安穩得只能在京城裡待著了。
大約是倆人都想到了一塊兒,又是相視一笑。
這時葉重信也在後面趕了過來,又把二寶抱了過去,一起去竹軒那邊。
竹軒這時候還在忙。
帳房們正忙著清點今天全府上下包括鋪子那邊小子小丫頭們還有鋪中夥計、管事們都會有的年賞。
葉府還在城守府時就養出來的慣例,逢年都會給年賞,雖說數目幾年下來沒有變過,但既成慣例,自然沒人嫌少,反而覺得這府中規矩森嚴,又很暖人心。
只不過以前都是從葉青凰那邊私庫中派出來,今年開始就從大帳房了。
因為八珍閣拓展了這麼多家,還有各處田莊收成,除了平日裡府中起居用度的開支,所有人的工錢,年賞,甚至端午、中秋這樣的節日,也會給一些賞錢或是吃食,都歸大帳房統一入帳。
這樣,賺進多少,成本多少,開銷多少,也更清楚一些。
年年都是葉青凰和葉子皓這邊出,旁人也不知道到底出了多少,他們又哪兒來這麼多錢,次數多了、消耗大了,難免會引人多想。
既然連葉子皓做官的俸祿都交到公帳上做家用了,賞錢這麼大筆開支,當然也會從帳上出,這樣所有收支帳目,也就更清晰明瞭。
十二帳房在忙碌,葉正誠、葉華英他們也在那兒幫忙核算。
葉常洲和葉華磊最近做起了巡鋪管事,巡視各地新拓展的八珍閣後,年前又回靖陽去了。
他們明年都要娶媳婦了,年後要回的不只葉重信和葉張氏,還有葉正誠和葉華英兩家。
而此時,大家隻字不提回家的事兒,只談論著帳目問題,以及等下要放下去的年賞。
葉重義這會兒到是沒有再親自忙了,只領著夏長生和秦家盛在清點一箱箱的銀錁子數目。
哪邊有多少人,要發多少,都各自裝了,再貼上註明好的紙,以便區分。
見他們這麼忙,葉重信抱著二寶站在廳門口,到有些不好意思進去了。
他每天做木工,管著鋪中木器的供貨和從外面的進貨,做工分攤出去,其實自己也沒有多忙。千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