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軒裡,姐妹已經不彈琴了,也沒去歇過中覺,此時仍是興致勃勃,正在那邊陪小鈴兒說話。
晴嫂子送小鈴兒過來,這會兒還沒走,看到她便是一笑。
“沒想到出了門還要學琴,難得的是小丫頭竟然自己能惦著,根本不用我催。”
“這可是好事兒。”葉青凰聽了也不由笑道,“小姑娘能夠學會讀書寫字、繡花彈琴,將來也有手藝傍身。”
她沒說才藝,是因為農家人更能理解手藝的價值。
“可不是麼,如今小丫頭每天上午也像小吉祥那樣,開始寫幾個字了,《三字經》都能熟背了。”
晴嫂子一臉自豪地說道。
她不識幾個字,也因為孩子讀書的關係,還是長了些見識的。
倆人說笑著,這時玉華夫人抱琴走了進來,晴嫂子連忙起身,在敞軒外朝玉華夫人含笑行了禮,就趕緊離開了。
難得大總管的妻子會彈琴,能教孩子們彈琴,凰丫頭說的那些話,她當孃的心裡自然明白得很。
小鈴兒打小就跟著他們離開葉家村,一直生活在葉子皓的官家後院裡。
如今又開始識字、學琴,將來可是妥妥的官家小姐,怎樣都有個好出身,日子不會差的。
敞軒這邊,玉華夫人朝葉青凰行了禮,就朝敞廳看了一眼,在一張琴案後坐下。
不久前,莊明宇和武明揚已經抬了兩張琴案過來,小吉祥和小鈴兒,還是在座榻上擠一擠,只添了一張小几。
兩個孩子的琴都是小童用的,在小几上到也放得下。
玉華夫人坐下後,就看大家行禮之後都乖乖擺好了琴,或坐或跪坐地皆是一臉認真地望著她。
葉青凰沒有離開,只是坐在敞軒靠門口的位置,剛好在玉華夫人的斜對面,與小吉祥那邊相對,而與玉華夫人相對的則是小姐妹。
很快,玉華夫人就考較大家昨天所學,讓每個人都彈了一遍,也沒指出哪裡不對,而是又開始教今天的內容。
每一個動作,挑動哪一根琴絃、手指按在何處,都細細講來,之後在大家演練時,就起身挨個去看。
透過多天的相處,她又溫婉和藹,大家也不怕她,因而對她的靠近也沒多緊張。
尤其是小吉祥和小鈴兒,根本不知道何為緊張,反而更期待夫子能到自己身邊來,讓他們彈給她看。
如此反覆地教著、練著,一個時辰後,玉華夫人就解散了他們。
“去玩兒吧,晚飯前後再練練,要注意休息,更要保護好自己的手指。”
玉華夫人很乾脆,不教了就準備離開,離開之前卻又細細叮囑了一遍。
這些話,幾乎每次離開前都要說,就連小吉祥和小鈴兒都背得下這些話了。
小孩子沒什麼約束力,但同樣的話反覆說了很多遍,就是沒有記住,也會漸漸形成一種習慣。
只要有一個固定的氛圍,就很容易養成一個習慣。
葉青凰讓小姐妹把琴放回屋裡之後,就送小鈴兒回去。
她又叮囑小鈴兒,晚飯之後練習半個時辰就好,今天來到莊子裡,還是要留些時間玩耍的。天籟
“知道啦,凰嬸嬸,我和姑姑她們去看花!”小鈴兒乖巧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