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以後每天中午,你們歇中覺起來後,就開始學。”
葉子皓點頭,就喊人去通知京城專賣樂音之器的鋪子,直接送貨過來。
大家此時都興致勃勃,竟然都表示想學。
以後到了私塾要學時也是要買的,不買的就只能用私塾裡的琴,排著隊哪來多練的機會?
因而,葉子皓大手一揮,每人一具,想何時練就練時練,不說姐妹們各自都有,就連小鈴兒、瑤兒都有。
瑤兒才一歲的孩子,剛剛能夠在院子裡跑,哪裡會撫琴?
葉子皓現在就送,不過是間接給周家準備的罷了,但他也不好事事都把周家給安排妥當,這麼做也算是周全了。
樂器鋪子自然也會賣琴架、琴案,有的琴要掛起來、有的琴要平放著、有的琴能靠放著,各有各的用法。
因而,樂器鋪子都會準備周全,掌櫃的一聽是葉御史府要琴,當下又驚訝又激動,親自跑去庫房安排。
他帶著夥計小心翼翼地把庫存的所有七絃琴全部包裝起來,再拿棉墊一層層鋪墊相隔,裝進箱子裡。
好在是京城大鋪,搬家了庫存到也供應得上葉御史家要的數目,還有可選的餘地。
但這些琴並不是一個價錢,有入門的普通琴,也有好一些的琴,還有塾童們練習的琴。
但價錢區間,最便宜的五十兩、最貴的兩百兩,都不是什麼能夠珍藏的絕世名琴,不過是作坊裡的精工巧匠手藝。
自然這些琴也不會另外起名,但若客人需要,鋪中工匠也可以為其鐫刻名字上去。
因而,掌櫃的精明周全,親自去送琴時,連工匠也帶上了。
葉家這邊,葉重信已抽空把月闕的尺寸量過了,看了會兒孩子們喜氣洋洋的樣子,就回去要尋好木打琴案,到是不用專門打凳子,配著家裡的杌子高度來搭琴案就行了。
有個好處,將來小吉祥再大個幾歲,也是能用的。
等將來再重新打一個,矮的就給二寶用,將來說不定還有三寶、四寶咧
其他人都在等琴,無心回去讀書、繡花,可是又有疑惑。
琴有了,怎麼學?
葉子皓從外頭回來,見他們問,便道:“已經派人去請你們塾裡教琴的先生了,以後每天下午過來,教你們兩個時辰。”
“等你們琴藝能上得檯面時,塾裡自然會給你們開六藝課,你們已會棋、畫,書法也一直在練沒有落下,再學了琴,騎馬也會,明年忙得過來,開始練箭。”
六藝不說全學全精,總要學上一半,大至瞭解,有一兩樣拿得出門就行了。
大家聽了,想了想,還是回梅園讀書去了。
因為若私塾裡教琴的那位琴師柳先生能來,他們下午就沒時間讀書了。
當天的功課要當天完成,不管是在上學時,還是不用上學時,這幾年下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便是要出門,也會提前完成,而不會延後再來補功課。
葉子皓派去請城西私塾的琴師柳先生,是讓葉正誠去請的,葉正誠是葉御史的族叔,本也是舉人出身,身份上是能夠見到柳先生一談的。華夏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