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年過,今天來還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越想越有這可能,葉子皓高興起來。
“昨天把年禮也送過去了,咱們收了這筆錢,也好琢磨明年拓鋪的事兒。大家過了正月十五,應該會南下了吧。”
“看天氣吧,若是冷,怕是不一定。”葉青凰卻道,“也不用急著拓鋪,這兩年裡咱們生意上走得也挺快的,大家也一直在忙。”
“如今有生意也有錢了,緩一緩也好,何況他們剛當爹,孩子那麼小,在家帶孩子也不錯。”
所以,不管是南下京城,還是出門巡鋪、清點莊子,都是一樣。
葉子皓一直就是在家帶孩子的,早就把其他人羨慕得眼紅眼饞了。
聽她這麼一說,葉子皓也忍不住好笑,就答應了。
其實對農家出生的陳飛、趙沐揚、趙沐秋來說,以現在的身家,早已是他們不敢想像的財富,便是就此止步,也足夠他們一大家人過富足日子的了。
所以這時候,停下來享受生活也沒什麼不好。
飯後,一家人到花園裡去散步,看天色不錯,風不大,太陽暖洋洋地照著,便搬了張八仙桌放在正院門外。
葉子皓將二寶給葉青凰抱著,他拿來筆墨,小吉祥已經主動爬上一張靠背椅坐好,卻發現桌子有些高,都快到他下巴了,他抬著手動了動,便撇起了嘴。
“爹爹,不能寫字!”這和他平時寫字的姿勢習慣都不一樣。
葉子皓見仗就讓人拿了張軟墊過來鋪在椅面,讓他跪坐在椅子上,這樣總算能寫了。
小吉祥拿起了自己的細毫筆,喜滋滋地夠著身子去沾墨,有模有樣在硯臺邊緣調了調筆尖,就在鋪在面前的竹紙上認真地寫下一筆、又一筆。
葉子皓今天還沒佈置作業,小傢伙主動寫了天、地、人、口、手……
小小的字雖然不太整齊,但也讓人能夠一眼認出來,沒有太難看。
最重要的是,字,他寫出來了,也讀出來了,還能解釋是什麼意思。
學以致用,熟能生巧。
葉子皓看了會兒,就給他在每張紙的右上角寫下一個字,讓他接著練習新的字,今天上午的任務是四個字、四張紙。
之後,葉子皓就在旁邊坐了,就著同一方硯臺,鋪著紙抄寫《千字文》。
《三字經》是從一歲多就開始教了,這兩年來能讀、能背、能寫、能認的就是《三字經》和《百家姓》,現在學的是《千字文》。
他希望孩子滿四歲後,就開始教一年《千家詩》,讓孩子接觸吟詩賦對方面的知識,再學畫畫。
等七歲之後再接觸其他書冊,如各地風物誌、山野筆記、大家論著,十歲之前可博覽,但不碰科舉書冊。
他希望小吉祥將來有做大儒的實力,考狀元,順便一試就行。
科舉,已不是他們家前程的必經之路。
東方昕宇到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