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他接下來的日子可不好過了,這年怕也過不消停了。”葉子皓卻是呵呵一笑,不似剛才在朝殿內的表現那般在意。
其實剛才皇上那麼處置時,他雖不明白皇上那麼做的用意,但他相信皇上不會無故剋扣他的獎賞,將他置於被人嘲笑的境地。
這可不符合照顧他與凰兒的承諾。
也是這點,讓他很快就換了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再看諸臣反應。
有的在看熱鬧、有的在憤憤不平,有的想打抱不平卻又不敢、有的就直接在說吏部霸道、陸大誠心胸狹窄了。
這樣,他自然就有些明白皇上的真正用意,暗道不愧是君王。
兩個臣子的是非,甚至牽扯到六部之首的吏部行為,在那樣情況下竟然還能想到這樣的處置。
明著同意了柯尚書的提議,此事既是誤會又已澄清那就揭過了。
再說陸大誠誤判雖有原因但也向受冤之葉子皓當堂賠禮致歉了,誰還不就此揭過?是想挑事兒?鬧事兒?
這場事端,只有聽懂了各方言語的人才能看到真正的熱鬧,但朝堂上又沒有心思簡單的人,自然都看懂了。
按理,此事應該是被柯尚書強行壓了下來,就像波瀾頓起卻又不動聲色的水面。
看戲的看完了直管散場便是。
然而皇上卻在強調了葉子皓之功後,卻明言不賞,理解了吏部行為之後,卻又讓陸大誠為吏部冒失行為背責。
不賞葉子皓,讓眼紅他功勞的人、本就結怨的人、立場不同而各懷心思的人,心裡舒坦了不少。
但對吏部也未放縱,透過陸大誠之責而罰整個吏部失去申請更多一些來年運作資金的機會,則有兩個意思。
一個自然是不聲不響就讓陸大誠得罪了整個吏部,讓吏部的人自己去埋怨造成這結果的禍首陸大誠。
另一個意思則是在暗示吏部此次伸手太長,管了不該管的事情。
陸大誠因拍賣會上的問題而彈劾葉子皓一事,後又有柯仁鈺維護了陸大誠,那就表明陸大誠的行為,代表的不是他個人,而是整個吏部了。
如此,因一人而罰到整個衙門,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次拍賣會是太子主理、祁王世子與葉子皓輔理的戶部事務中的一個進度。
便是拍賣會不成功、不順利、不盡人意,任何事情發生,好與不好都應該是由太子來處理,是太子管轄的範圍,而非吏部。
吏部可以因拍賣會上發現一些大臣出手闊綽而質疑其家產豐厚、來源不正,可以做為起因而事後追查或確實查到其家產有問題,做為另一樁案子可以成立。
但這麼直接就提出來質疑,在拍賣會還未結束的時候,不但心急,而且草率。
最重要的是,越權插手了太子手裡事務,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也是在對太子處理的事情指手劃腳,實是對太子不敬。
這個問題就可大可小了。
諸多意思累積起來,皇上要真當什麼事兒也沒有而放任吏部全身而退,那就是讓吏部坐大了。
吏部是六部之首沒錯,吏部尚書同是內閣次輔位極人臣沒錯,但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越過皇權!
葉子皓很快想明白了這一點,在老太師提點他時,也證實了另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