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堯和東方昕宇坐在一旁,聽著葉子皓罵戶部的官也沒有阻攔,只是目光略顯尷尬地互望了一眼。
以前他們也沒注意過這樣的問題,東黎是富庶之國,至少在他們的印象中並沒有遇到國庫掏空的困境。
也因此,水未乾涸而不知水底到底有什麼,那些數目一直存在,隱患也就一直存在。
這才幾天,他們在戶部就看到了許多問題顯露出來。
就如葉子皓那天在朝上說過的,這些死物不用時,就是一個數字、一個數目存在於帳冊上,一旦要用時,就會發現這些死物存在的隱患。
因為這些不存在越放越有價值的小物件,導致帳冊上數目虛高,虛高就涉嫌假報。
假報的是誰?
批准這些虛高數目的是誰?
不同年份的物件,不同年份裡完成的帳目,要牽扯出來的可不只是現任尚書和侍郎,還有前任、前前任,甚至上溯到幾十年前。
當然這裡邊又有一個問題存在,那就是每隔十年出現一次的壞帳。
原來戶部有每隔十年清理一批死物、壞物和不可能繼續存在的帳目數字,這是正常情況下允許的例行修正行為。
身為太子,自然也知道這情況的存在,而且是合情合理的。
而還有一種不正常情況下同樣允許的修正行為,那就是有人犯事落馬時。
就如前任尚書陳志忠,除了楊文旭舉報的私拿私用私賣庫存情況,當然也還有一些壞帳的內容,實際是被拿走了,或者帳目虛高的情況。
估價造成帳目虛高而顯出一片繁榮景象,自然能讓聖心大悅,也讓朝廷覺得國庫盈餘,一派繁盛光明。
時間到了,再慢慢將虛高的差額一點一點往回拉,以各種理由造成的壞帳來將這份帳簿一點一點做平。
本來可以不顯山露水地進行著,也是戶部歷來不成文的套路,每一個上任的三品、二品大員們,都是心照不宣的。
誰知道……
誰知道今天讓葉子皓一眼看出問題,一句話就挑出了問題,也一腳踢爆了戶部的面子。
“管著泱泱大國的公帳,卻在帳目上玩兒花樣,錢袋子也被人掂來掂去打主意嗎,呵呵。”
葉子皓還在冷笑聲,說出來的話有些毒舌。
不是平時在朝堂上懟人的那種毒舌,此時卻更像一把鈍刀,正架在戶部眾員脖子上,慢慢地拉、慢慢地扯。
就連楊文旭、嶽松和田朝陽也都被叫了過來,看著那些清單欲哭無淚。
“殿下,這些是戶部歷來沉積的問題,臣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扭轉,也只能拼盡全力讓這種偏差縮小,而不是繼續擴大。”
“臣與兩位侍郎大人也曾商議過,要如何將這沉痾除去,但真的……只能盡我等所能,減輕隱患而無力除之。”
“呵呵,若在陳志忠的抄家帳冊上你們能把帳做好,想來殿下是可以相信你們的,然而……你們不還是走了老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