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糕餅生意便無需再說,因為那買賣分利是大房的。
連那二十多個人手都住在鋪子後院裡,直接交給老大在管,一應糕餅等成本也由老大算帳。
只不過那些人手都是當初凰兒透過官牙買的,凰兒也不打算將人全部交給大房,還想培養這些少年人將來能擔上重任,因而一應花費仍由八珍閣支出。
八珍閣自開張以來一直是賺錢的。
雖然是陸續鋪貨,貨少時甚至只有幾樣物品買賣,但他們的優勢是將東商州臨海特產運到了北方。
又有凰兒做出來的珍珠飾品等大小件兒賣個新奇,加之城守府的聲望在,在將糕餅生意分割給大房之前,是賺了不少的。
只不過今年連拓三鋪,這筆盈利也就用得差不多了,還能寬裕維持鋪中經營和府中日常開支。
但要拿出多少錢去進購葡萄,就是難上加難。
葉重義這些日子其實一直在算帳,細細檢視老鋪這幾個月的營收情況,以及新鋪籌備花費、開張以來的生意穩定情況。
最後算來算去,都只能自保,而無餘力支撐葡萄成本。
今天他又細算一遍,還是找不到缺口,因為他們原本最大的優勢之一,做為城守府的聲望已經沒有了。
這裡不是青華州,葉子皓也不再是地方大官,知道本地八珍閣就是大名鼎鼎葉狀元所開的人,都很少。
他們只能捨棄聲望人脈那一途,單憑著所賣之物的新、奇、趣、味,來招攬客人,一點一點積攢客源。
聽了爹仔細解釋帳目上的難處,葉青凰並不糾結,而是微笑解釋。
“爹不用擔心,我們手頭有留著葡萄錢,頭批貨沒有問題,而且青華州那邊也不全是現銀現貨,總能拖一拖款。”
“去年就有人下訂,等酒釀好,只要出貨總能儘快收回本錢,在年關之前就能看到大額盈利了。”
“再說如今八珍閣雖是拿不出錢來,但若生意自己能穩住,便是沒給咱們添亂,賺得再少也是賺,等新鋪做熱,明年定能盈利了。”
聽她這麼一說,葉重義也不禁露出笑容,雖未舒心,但也鬆了一口氣。
“你說的是,畢竟老鋪就青華州那邊一家,還將賺錢的糕餅買賣撤了,新開的又還沒做熱,只能先穩住自己才是。”
“葡萄酒雖賺,但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你們量力而行,今年賺一些,明年有了本錢再多做一些便是。”
“嗯,會的,我也打算等葡萄酒做出來,騰了手再在其他八珍閣增加糕餅買賣,不要浪費了這門手藝。”
“不錯,最好把青華州那邊的糕餅再賣起來,就算不在那裡當城守了,子皓也恢復了狀元功名,想來便有人找麻煩,也不敢太過份才是。”
“這筆生意在青華州一直賣得不錯,又有熟客,棄之實在可惜,當初為自保是沒有辦法,如今應當一試。”
葉重義一聽就同意了,還說出了葉青凰正要接著說的想法,顯然這個問題他也一直擱在心裡。
葉青凰聽了也笑了起來,便道:“爹說的是,再說皓哥在青華州也還有些聲望在,不應就此冷卻,而要趁熱打鐵把生意再拉回來。”
有錢賺的事豈能輕忽怠慢?當然是都用心抓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