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和周家也是剛到不久,葉子皓的書信早兩天已寄到,估著今天能進京城,大家下了值立刻帶著家人趕來相見。
周先生一家還好,也就是一年多未見面了,鄭家卻是那天春闈赴任之後就未見過了。
一時都迎到了正院的敞廳門廊下,看著下馬車的人就先熱鬧地打起了招呼。
鄭夫人先看到小吉祥就立刻抱了過去,感慨孩子當初才幾個月大,如今都三歲多了。
一轉眼,葉子皓把二寶抱下馬車,轉身就讓周家婆媳搶著抱了過去,讓葉子皓哭笑不得。
鄭夫人這才反應過來,凰丫頭可是又生了一個啊。
葉青凰拉著小妹一起下車,和大家都打了招呼,大家這才熱鬧地進了敞廳。
這邊正院大門處有間大敞廳方便待客,兩邊還各有偏屋,偏屋門朝正院裡,敞廳則朝著外面的花園裡。
此時廳裡點上了燭臺,廊簷下也張了氣死風燈,便在風雨中也將四周照得亮堂堂,掃了幾分寒意清蕭。
許德山、夏長生他們領著小廝們將行李按著清單先送到主子們的住處。
王錢氏來請示了葉青凰後,也帶著丫環們先去了自己在外院的住處,收拾好後再進來伺候。
這邊有先安排過來的丫環正忙著泡茶、送茶點,還抬了幾個炭籠進來擱在廳角,讓敞廳裡變得暖和一點。
葉青凰忙著與周家婆媳、鄭夫人婆媳說話,小吉祥和二寶已回到了她身邊。
小吉祥還記得周奶奶她們,對鄭家奶奶可就一臉茫然了,好在不是當年幾個月大時,便不認識,也不會一抱就哭了。
葉子皓那邊就和鄭先生父子還有周先生去了偏屋說話,他們說的當然是京城局勢、朝堂動向。
他們不得空,翠嬸子和晴嫂子便幫他們去收拾屋子,和許孫氏照著單子點著箱籠數量。
小妹和葉華霜牽了小鈴兒也直奔正院,她們一向是住正院裡的,自然還在正院裡找她們的屋子。
歐陽不忌派了一個丫環帶路,又提醒少年們,這裡雖是南方院落,但格局與南華州還是有些相似的,他們還住在梅園。
既然有梅園,那就也有瑞芳居、竹軒、半月齋、明石軒,大家一聽頓時激動起來。
這是根據原來院落儘可能在佈局上做到相似。
比如選定做梅園的院落,就提前種上了十幾株梅花樹,就算院子裡方位、格局已不一樣了,但有梅花又叫梅園,可辨識度就很高了。
這裡沒有竹風小築那樣的屋子,但一樣在梅園附近另一座院子也種了不少竹子。
推了磚牆做了竹廊將院子圈起來,不是籬笆所圍,而是長長的竹廊來圍,廊下是青石板鋪就的走道。
門頭一樣為竹製茅草屋簷,掛著土質樹脂光漆的“竹風小築”門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