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凰驚訝地眨了眨眼,畢竟這個生意並不大,比雜貨鋪、糧行的生意還小,賺頭全靠回頭客了。
想了想,葉青凰才道:“這個也行,正好二哥走後,靖陽也沒別人賣拉麵和刀削麵,賢表哥可以上手。”
“而且……這個也一樣能做成茶樓的,茶點、茶餐,麵點、糕點配茶,或是粥……”說到這裡,葉青凰眼睛也亮了亮。
她知道要做什麼搭配了。
“大姑,買一間帶兩層的鋪頭,作坊在後頭,打包送出去並不佔地方,但要留下客人進鋪,咱們賣過的紅茶、綠茶、花茶也是可以賣貨的,坐下來泡一壺也成,多準備一些小壺,一壺一壺地賣,免費添三次水。”
“再增加一些粥,小米粥、八寶粥、紅棗雞絲粥、人參枸杞粥、排骨蘿蔔粥、紅豆薏米粥、花生核桃粥、魚片酸菜粥……”
葉青凰一連串說起了此時想到的那些配粥,也不由笑了起來。
“我在縣城多吃的是路邊的餛飩、豆腐腦兒、餃子、麵點麵條,粥可沒見過這麼多吃法的。”
雖然別人也容易學了去,但他們畢竟是第一家開的,不說靖陽縣城,任何一家縣城甚至鎮子上,做同樣買賣的都不可能只有一家,甚至不止兩家三家,但看有沒有生意,有生意就肯定有同行了。
便是他們八珍閣,除了她做出來的特色之物,他們鋪中與別人鋪買的貨物也多有重複的,並不稀奇。
因而,開這樣的小吃食鋪子,也不能要求全城就他們獨家。
再說了,他們賺錢的買賣根本不在這裡,開這樣的鋪子,不過是圓了大姑和姑父還鄉的意願罷了。
陳葉氏早已聽得兩眼放光,連連點頭:“這個好!凰兒這個買賣好啊!”
葉青凰也開心地笑了,她也覺得這個好。
於是陳葉氏便坐不住了,立刻起身去找陳飛父子商議。
陳家在府城那邊開的八珍閣,所賺一半是歸他們所有的,剩下的除了陳飛不分,其他人仍然按比例分配。
現在陳家想交回鋪子,自家回靖陽去,陳賢在縣城開鋪,陳葉氏夫婦則回家過清閒養老的日子。
既然他們有應對村裡親戚的覺悟,也對積富而行善有著明確的認知,葉青凰自然是支援他們的。
因而,就剩下在縣城開什麼鋪子了。
周家與徐家開的鋪子做的買賣自然是不能重合,開酒樓雖然方便,但葉青凰剛才想出來的那些吃食生意,卻更有機會。
何況陳葉氏本意是想做麵點作坊,像當初葉子皓提議的讓葉青柏做的那樣,雖是小利,生意卻還不錯。
在賺了大利之後還能安心做小買賣,也是心性堅定,讓人欽佩了。
夜裡,等葉子皓回來的時候就帶回了陳家的訊息。
“凰兒你這主意可讓大姑高興了,姑父也說好呢,阿飛還說若做得起來,他們也在附近幾縣多做幾家,像子康那樣拓鋪去。”
葉青凰聽了不禁好笑,這就是財大氣粗的人說的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