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皓含蓄地提到了當年之事,他當然知道當年他們確實已抱團應對了,但此時也自然是不能說得這麼明白的。
只不過他也不會否認。
而鄭哲宇和周先生周端平,自然不用抱也成團,他們的關係比其他任何人都鐵。
大約也有這樣的原因在,許清風被他舉薦而放官南華州任城守後,他的吏部郎中之缺,就由鄭哲煜頂上了。
鄭哲煜本來是戶部從五部員外郎,在戶部也有兩年,若仍留在戶部想要升官怕還得要熬一熬,畢竟京官背景和關係永遠不是表面看著的那般,誰也不會知道對方背後到底站著誰。
而這次機會,雖然葉子皓舉薦了周先生和許清風兩人,而未提鄭哲煜,但顯然皇上已經將他的關係網梳理了一遍。
因而拒絕了剛被舉薦到京的周先生,而選擇了許清風,再將鄭哲煜調到吏部,與周先生還有李探花錯開。
也算帝王用人的手段。
葉子皓收到鄭哲煜寄來的信後卻是替他高興,怎麼說也是晉升了一小階,成為了正五品京官,俸祿也會多一點了。
他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更不會成為戶部蛀蟲,因而去六部之首的吏部,自然是很樂意的。
有意思的是,當初就放官在吏部的吳明方,也同時晉升為正五品了。
這個卻是因為原吏部侍郎張承志被向南飛牽扯進案子裡,已被停職待審。
底下品職自然是一級一級往前頂,侍郎有人接任了,一路頂上來,也就多了一個郎中空缺,卻是給了吳明方。
葉子皓對此沒有任何看法。
只是聽聞吳明方去吏部之後為人低調踏實,看著本份又勤奮,但他娶了吏部另一個侍郎陸大誠的庶女為妻,成為陸大誠的女婿。
這次出事的是張承志,不是陸大誠,因而吳明方毫不受牽連,反而因這種人事調動而成了正五品,也算熬出了頭。
葉子皓卻相信,皇上對他當年在靖陽的事顯然也是瞭解一些的,這次調動的全是靖陽人,與他都有關聯。
吳明方與鄭哲煜同部同級,以後便能互相滯阻。
再往深裡說,鄭哲煜是葉御史這邊的,吳明方是陸侍郎那邊的,這就有意思了。
而這,想來也是帝王用人手段。
但這都是以後要面對的事情了,此時,他大讚許清風,又將許清風未到任而先回鄉探親的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
並不諱言是為自己將來鋪路、拓展人脈,東方昕宇也就不好說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