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以八十兩的價在鋪中零賣、百斤以上以五十兩的價批發,萬斤以上為四十兩、兩萬斤以上為三十兩。
得到利益的顏城守自然會幫他們把這些貨鋪開。
顏城守的兩萬斤也是今年沒有那麼多本錢,而且他的貨也不是要在青華州自己的轄地買賣,不然就太招搖了。
顏城守要的貨是替自家進的,到時葉子皓會直接從南華州出貨,交給顏家的鋪子去賣。
葉子皓在南華州是新戶,沒有人脈,顏城守便有官威也不在當地,當地有的是顏家的商業人脈,因而,顏家不愁賣不出貨。
但畢竟是初次試手,顏家只要兩萬斤,若到時生意好做,肯定還會繼續要進貨的,只是那都是後話了。
但顏城守會明白,二十兩的進價,那是人情價,而他同樣要在東華州和南華州照看八珍閣一些的。
都是明白人,自然心照不宣。
而葉子皓他們也沒打算去爭零售行市,他們早就商議的決策是以批發為主,將貨儘快鋪開,行市交給別人去做。
他們掌握著手藝,要的是儘早回本,若是回不了本才存酒散賣。
當然,他們並不擔心賣不完貨,因為他們還是北蒼那邊的後備倉。
今年於他們,縱有宏圖大志,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一路都是商量計劃,不斷修改、不斷完善,就為了保證今年的生意能做穩。
等今年賺上一大筆之後,明年本錢充足,不但能繼續拓展別的生意,也無需四處尋找葡萄貨源了。
他們只要守住葉家村的葡萄,甚至繼續拓展種植葡萄,以及青華州府學和十二縣學的那些葡萄,就夠他們穩住生意了。
而且這樣更能集中人手儲酒,也就不會像今年這麼累了。
大家在青華州時商量了那麼久,又靠信件不斷修改決策,如今終於碰頭了,反而沒什麼要商量的,只為本錢犯愁。
八珍閣生意雖然還算不錯,但他們拓鋪太快,半年之內就增加了許多人手,也壓了許多貨,能寬裕拿出來的現銀其實並不多。
但用葉青凰的提議,所有八珍閣湊個總數,再加上所有明珠閣、雲來酒樓、雲來客棧也湊總數。
只是新開的鋪子還沒有集中去盤帳,又怕以後週轉不靈,他們也不敢掐兩去湊,還是要從各地來湊的。
比如南華州那邊葡萄進貨,主要從南華州的幾家鋪子湊錢,東華州的就從東華州的幾家鋪子湊錢。
這兩邊進貨不多,會大量進貨的當然還是青華州,以後大量出貨的也會是那裡。
就算青華州一年前試過酒的那些大戶們並不跟進,他們的酒也會優先出給北蒼,剩下的再大量運回靖陽,再補給到各處。
靖陽,以後都會成為他們這樁買賣的根據地,葉氏會成為他們的基地和貨倉。
有現成的人手為他們守著貨倉,他們才會高枕無憂地在外面經營生意。
“鋪中的錢先支付當地買葡萄的本錢,青華州那邊所賺,也都用在橡木桶和酒罈子上了,不過明珠閣和雲來湊出一萬兩來應是不愁。”
“你先帶上一萬兩,把府城那邊的葡萄收了,蘇洋那邊應該已經將橡木桶都送到了,酒罈子就在當地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