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回哪個村,他不會解釋,旁人也沒多想,只當是回葉家村去。
經歷過大風大浪、仕途起伏的堂堂男兒,沒有縮在家中自哀自憐、不敢見人,他依然是那麼坦蕩磊落、溫和淡然。
不管別人是嘆息還是嘲笑,至少明面兒上,一切風平浪靜,就彷彿有些事情從不曾發生過。
葉子皓也不會與人多說,這些天在家帶小吉祥看書寫字,連縣學也沒有再去,今天出門,也就這樣平靜地穿城而過,出城而去。
張家村,看到他趕車過來,便有知情的人笑了起來。
“那天你都沒留下來吃飯,你舅舅心裡總是惦著呢。”
“是啊,今天我們專程來舅舅家吃飯呢,陪舅舅喝兩杯。”葉子皓隨口笑答。
今天除了先過來的爹孃和子玉一家,還有他們加上小弟,並沒有多的人同來,也算是舅舅要請的純粹的自家人了。
小妹同周家姐妹還有夏雨、秦月一大早幫著做完糕餅之後,就在屋裡做針線。
小姑娘到了一起並沒有小子們好跑,有了針線活兒邊做邊聊,日子也容易打發。
小妹今天並沒有同來,子玉到是想帶,但葉青凰反對,也就將她留在家裡了。
馬車很快來到張家。
今天張家早有準備,誰也沒有出門,院子裡有些婦人在陪葉張氏說話,葉子玉牽著虎子在院門口張望,因為小吉祥一直沒到。
張佩兒今天不得不出來陪姑母說話,因為王琰志也來了,甚至王家爹孃也一同過來了。
張家沒想到王琰志一大早帶了爹孃和禮物過來,原本有些不愉快的心情,也就平息了,沒有責怪王琰志。
當初王琰志死了結髮妻子,他為其守孝三年才另娶,這份情義本來就不是秘密,選了他也是看中他的重情。
如今繼室進了門到開始不滿,道理上也佔不住腳,要怪,就怪自己沒本事將男人的心從亡妻那裡拉回來吧。
張家人心中有數,見王家主動服軟求和,自然不會給臉色瞧。
便是張佩兒有心冷下臉,也讓她娘叫到廚房裡一翻叮囑,教她如何為妻為媳,莫要把自己的路給走斷了。
張佩兒心中不服,但她不是笨人,明白爹孃不為自己撐腰,她的腰桿便硬不起來,只得應了,奉茶出來時,臉上便帶了笑容。
王琰志見她這般自是歡喜,還拉著她到屋裡說了會兒體己話。
葉子皓他們到時,大家正說著要去堂屋裡坐,外面慢慢就熱起來了。
看到他們來了自又是一翻熱鬧,王家爹孃也笑著打了招呼,又逗了會兒小吉祥。
小吉祥這幾天看爹爹讀書寫字多了,也把自己當作個小書生,與人打招呼便先像模像樣地作揖行禮。
只是那張認真嚴肅的呆萌臉,總要逗笑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