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院子裡這些人,多是各家的當家人,以及家中有讀書郎的人家,他們雖然心裡有些遺憾,但也沒有在此時抱怨什麼。
本來是家族榮譽的葉子皓,突然一無所有地回來了,回來便過來請罪,他們還能說什麼?
怪葉子皓麼?
當然不能怪他啊,他也是受害者。
可是能怪誰?
他們心中清楚要怪誰卻也不敢說出來,只得心照不宣罷了。
“多謝族裡體諒,事已至此,子皓也無能為力,但還是要說,世事無常,子皓今天可以沒了功名,難保以後不會東山再起。”
葉子皓心中有數,有些話不便明說,但也不想讓族裡讀書人就此消沉,何況族人並未責怪於他,自然,是不想讓大家太快放棄的。
“便是子皓再無機會,畢竟皇上仁德、崇文,說不定哪天就下恩旨準允葉氏子弟參加科舉,因而,族中子弟讀書之事,還是不能鬆懈。”
“再說,便無科舉,讀進肚子的書總不會虧著,總有用得著的地方,書到用時方恨少,咱們還是要有備無患。”
一翻話,大家聽了紛紛點頭,覺得是這個理兒。
葉子皓也不客套,當下又說道:“但到底是子皓連累了族人,以後子皓從商,會對族人妥善安置,不會棄之不顧。”
他一臉誠懇地許下承諾,也是表達著他的歉意。
族人不怪,不表示他便沒有責任。事情終究是因他而起,這是他應該承擔的後果。
而他的話讓院中那些人一陣感嘆,原本有些人心中還有遺憾甚至埋怨,此時也反過來有些羞愧了。
受委屈的終是這後生,可他卻不提自己的委屈,而想到的是回饋族人。
就如之前族長他們帶回來的一萬兩銀子,買地種糧種葡萄,糧都歸族裡了,葡萄也會有個高於行市的價錢,所得利益也還是族裡的。
他處處為族裡著想,這樣的後生,旁人豈能責怪於他?
“子皓你別自責,你為族裡做的已經夠多了。”
“是啊,這事兒本就不怪你,你是重諾之人,本來就是我們葉氏的驕傲,沒人怪你!”
“子皓你也別擱心裡了,想想以後的路怎麼走就對了,咱們家的事情,你就別操心了。”
“……”院中眾人紛紛安撫起葉子皓來。
歐陽不忌站在院門口看著院中情形,心中也是感慨。
這就是主子打小生活的地方嗎?這樣的家族確實重情重義、拎得清理兒。
“好啦,子皓你聽見沒有?自此別為這事兒介懷,咱們去祠堂吧,你們回來總要稟報祖先一聲,正好中元節要到了,也去山上給你爺爺上墳。”
族長見院中都是安慰葉子皓的聲音,便露出笑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