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朝上如何吵鬧,恐怕皇上心裡也如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吧。
誰會想到當初為了替後宮一個女人找個官家靠山,竟下了這樣的糗事,龍顏就算不怒,也擱不下面兒啊。
但現在是一個有潛力、有前途的堂堂四品官員為此強硬地辭官不做了。
就算是為試探而留了後手,聖旨上只寫官員而未寫本人名字,一切都有迴旋餘地,但葉子皓果真抗旨了,皇上的心裡還是不好受的。
很生氣!
但對此事的處理和對葉子皓本人的處理,卻遲遲沒能吵出一個結果來。
要處理葉子皓的那一派聲音裡,呼聲最響的便是要將葉子皓以蔑視皇權之名流放千里。
甚至有聲音說葉子皓持才傲物竟敢無視君權,與謀逆無異應該滿門抄斬。
當然說這話的人很快就讓無數堂官指著鼻子臭罵,最後低了頭不敢再出聲了。
而葉子皓同年同考的那批官員,能上得朝堂的只有李探花一人,李探花上奏說當年他和狀元、榜眼同受皇命執行兵田策。
於君,葉狀元不負君命交託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於官,葉狀元功績在冊;
於民,葉狀元有青天之名;
於葉氏,葉狀元揚名立萬、光宗耀祖為葉氏驕傲;
於士學,葉狀元一朝名揚天下便肩起扶持士學的責任,身為農家子弟卻不藏私,將御賜黃金換成白銀,此舉開天下之新河,於各方有利,便是皇上當初也誇過此舉甚妙;
於妻兒,葉狀元有情有義有仁有德,不負糟糠不棄嬌兒,是為天下男兒表率;
如此,葉狀元憑什麼要受到堂上諸多指責、落井下石、惡意中傷,甚至還有人不但想他死、還想他滅族,他葉氏家族養出一個這樣不負天下的狀元來,招你惹你了?
李探花言詞鏗鏘地說完,目光朝那些之前跳得厲害的幾個官員看去一眼,最後又說了一句:有本事你也一考就考個狀元出來,一入仕就做個四品城守做下這無愧天下無愧心的功績來,再來指責葉狀元的不是。
以上,不但是他、也是身在東華州的顏榜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