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仍是不敢磨蹭太久,對孩子可以不妥協,也不能失信,因為孩子就如一張白紙,就看你在這張白紙上怎麼畫了。
他們要孩子講信用,首先自己就要是個講信用的人,若是讓孩子知道你不講信用,不是讓他心底的信仰崩塌嗎。
因而,葉青凰回正院後,看了看已經回來繡花的姐妹們的進度,檢查了幾個小的繡出來的成績,指點了一翻,便拿了自己的繡繃整理了一幅新繡件就趕去松濤居。
她昨晚繡的那幅已完成大半,今天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繡完,因而她重新準備了一幅新的開始繡。
原本以為將孩子送給奶奶帶著,她是可以搬出繡架的,卻沒想到孩子這麼粘人,總要給他適應的時間,只得退求其次了。
如今的松濤居,趙家村來的後生們跟著趙沐揚和趙沐秋又進貨去了還沒回來,這些天只有葉重信和葉張氏住在這裡。
當然每天早飯後,翠嬸子會帶了府裡小廝在這邊繼續挑豆皮,而在之前天未亮時,小廚房裡卻是很忙的,糕餅依然從這幾個廚房裡出。
不過小廚房在用著,打熱水是很方便的。
陳飛和趙家兄弟都不在府裡,糕餅材料搭配、陷料準備,這任務就交給葉正誠和葉華英在負責了。
如今衙門裡也沒有什麼事兒做,一切安排妥當,人手和環境都熟了,就是葉子皓自己也沒有那麼忙碌,他也不是那種忙起來不顧家的人。
因而,在糕餅買賣這裡人手不夠時,他果斷地留下了葉正誠和葉華英,反正也不出門,任務也沒有固定的,哪裡需要就到哪裡。
就是他自己也會負責正院小廚房裡的準備工作。
三個人各負責一個小廚房,到也沒有亂過。
糕餅出後,翠嬸子那邊就接著開始挑豆皮,晴嫂子還要照顧小鈴兒,因而她是得空了就過來,院子裡有丫環,小鈴兒也有人照看。
但所有的活兒到了中飯之後就沒有了,下午都是歇著的,下午忙起來的,只有早上做糕餅下午讀書的少年們,還有做珍珠飾品的那些人手。
經過一年的摸索和熟練,府里人手多、活兒多,但忙而不亂,並未出什麼岔子。
不過葉重信要打製屏風架子,自然要在松濤居做木工,這會影響到曬豆皮,因而找來找去,最後他選了也是進院子不遠靠近松樹林的一座敞軒當做自己的工坊。
好在他如今做的活兒不多,不會有許多傢俱木器堆積,也沒有許多材料準備,將儲備的木料堆在松樹林裡,就在敞軒放下木工準備,也還是寬敞好用的。
只不過不能讓外人看見會驚嚇到罷了。
畢竟他這個木匠,可是堂堂四品城守大人的父親,是這城守府的二老爺啊,卻生生地將一座官邸的院落變成了做木工的地方。
傳出去總是有些不好聽的,不過府裡下人都是教過規矩的,沒人敢多嘴,到是不怕外面的人知道。
當然用葉子皓的話說就是,如今府城裡誰不知道咱們八珍閣的貨倉在城守府?誰不知道糕餅作坊也在城守府?還怕多一間木工作坊呢?
葉重信沒有去陪孫子玩耍,他在趕工。葉張氏牽著小吉祥到煙霞閣溜達了一圈,回來時就看到葉青凰拿著針線笸過來了。
針線笸裡有繡繃、針線、頂針、剪刀等物。
“娘!你回來啦!”小吉祥看見,立刻掙開了奶奶的手,開心地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