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重義早就教過,帳房先生是不能字醜、字潦草的,帳面先要字跡清楚乾淨、再談帳目是否清楚乾淨。
而他們不但想做帳房,還想做帳房管事呢,因而也是會努力練習的。
第二天早飯,葉青凰和葉子皓又帶了小吉祥去後院裡,一家人一起吃飯。
這次不但葉青喜、葉子晨和銘兒來了,小妹也過來了,她今天沒有去趙家那邊。
“煊兒,煊兒,等你再大一些,像小吉祥那樣可以走路了,小姑帶你吧,你跟小姑住西屋好了。”
小妹和躺在搖床裡手舞足蹈的孩子說話,原來她也知道了大哥大嫂要搬去鋪子裡的事兒,她捨不得煊兒。
“煊兒也可以和我住的。”銘兒連忙說道,心裡竟突然湧起一絲希翼。
他扭頭看了桌邊吃飯的爹孃和爺爺、大堂叔、大堂嬸一眼,抿了抿嘴,到底沒有去徵詢他們的意見。
就算有煊兒跟他一起住的日子,起碼也得是像拓兒這般大了才行,現在說來沒用。
姑侄都在那兒陪煊兒說話,煊兒哪裡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只是看到熟悉的人在自己面前,便不時露出笑容。
“銘兒,你吃飽了沒有?要不要帶幾塊糕餅到塾裡去吃?”李氏擔心大兒子沒吃飽,看他就顧著和弟弟說話了,不由笑著詢問。
“娘,我吃飽了,不用帶什麼。”銘兒連忙回答。
“那也帶一些吧,別上午肚子餓時沒東西吃。”李氏又提議。
“娘,塾裡那些大戶人家的同窗,都沒帶東西呢,因為影響不好,先生會不高興,覺得我們太貪吃了無心向學,說讀書還是要苦一些的好。”
銘兒回頭看了李氏一眼,想了想便小臉認真地解釋起來。
李氏張了張嘴還想說點什麼,葉青楓目光一沉,斥道:“銘兒都讀書那麼久了,塾裡的規則守著是好事,你別瞎操心了。”
“我怎麼瞎操心了,這不是看他今天吃得不多擔心嗎。”李氏臉色不滿地橫了葉青楓一眼,嘀咕著。
“回頭準備一些糕餅,讓小廝中午去接他們回來時,上了馬車就吃,餓不餓的,總能在吃中飯前墊墊肚子,既不違反塾裡規矩,又能早些止餓。”
葉青凰見大哥瞪起了眼睛要罵李氏,連忙提議。
“也行,你安排就是。”葉青楓一聽覺得也可以,便不說話了。
“哼,他們都上學大半年了吧,這時候才提這個法子,過去難道都沒準備過,是每天餓著回來的嗎。”
李氏卻沒有感激,反而對葉青凰怒目而視,若不是葉重義和葉重信還在吃飯,她都想摔筷子了。
“銘兒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吃飯從不讓人費心。”葉青凰擰眉,目光冷淡地看著又開始甩臉子的婦人,指出事實。
“至於準不準備吃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願,便是不準備,回來隨時有吃的,何時餓過?你當是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嗎。”
他們小時候雖說家境不錯,但畢竟是在農家生活,爹不走販以後就在家種田,家裡收入全靠賣糧而來。
農家孩子要吃的自己找,比如山裡野果,或者上集賣掉什麼貨賺上幾文錢,買幾塊瓜糖吃吃,誰會有這麼精緻又價貴的糕餅點心吃?
便是堂哥當年,能去鎮上買綠豆糕或是酥油餅的機會都不多,也不能全給她咬了,底下還有子玉、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