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麼好看哪能不喜歡呀。”大舅娘先就高興地說了起來,她手中開啟了點翠頭面,看得眼花繚亂的。
“凰丫頭還是你有心,我們家那些小媳婦是真不懂事,直接就把銀子上交了,也不知道幫我們買些首飾什麼的。”
二舅娘也是笑容滿面,只是這話也不知道是抱怨還是誇耀。
她們來之前,小媳婦掌著錢,她們來了,這麼多銀票除了入秋要進買葡萄的本錢,其餘也有不少,竟是一股腦兒全交到了公帳上。
葉青凰一聽頓時好笑。
果然姐妹幾個沒當過家,不知管事要操心多少事兒,以前沒見過那麼多銀子,如今有了銀子也沒養成自己收著管帳的習慣。
其實這樣也好,單純孝順是好事。
大家欣賞著首飾,把鐲子也戴到了手腕上,討論著最近的日子,已經好得讓人應接不暇了。
以前哪有這樣的富貴日子?
以前便是賺到一些錢已是開心不已,也就這兩年才能添兩樣金簪子,做幾身新衣裳,就覺得這已是最好的日子了。
直到家裡小子來信兒,說賺了多少錢,當時那封信可是到晚飯時才拿出來交給沐端讀了兩遍,可把一家人高興得睡不著覺了。
這也是他們最後決心留在這裡的原因,買賣越做越大,當然也越需要自己可靠的人手管著、幫著。
子皓要做官,凰丫頭要管家,光靠三個小子在外跑,辛苦也罷了,就怕忙不過來。
因而在知道他們有意今年拓鋪,還要在葡萄酒上大做一筆時,他們一家就動員起來了。
先在趙家村找了十幾個後生,婉兒的哥哥也要一起,因而,便組成了一支自己人的進貨隊伍,直接就去了滄南縣。
這會兒還沒回呢,不過書信到是來了,就這兩天能到了。
大家一邊感慨、一邊說著近況,直到小吉祥拽著葉子皓進屋來找孃親。
“今兒也是太高興了,不覺就說了這半天,我們得回去裁衣料去了,這麼多料子有得忙了呢。”
老太太便率先要下炕,歡歡喜喜地說道。
“好,外婆、舅娘,雖說咱們住的不同院子,但還是在一座府裡,任何時候過來坐都行,我得空兒也會過去你們那邊。”
葉青凰連忙說道。
“知道啦,你也不用擔心我們在這裡過不慣,如今我們一家人都在一起了,每天都跟過年似的哪裡會過不慣呢。”
老太太心如明鏡似的,笑看著葉青凰反過來安慰她。
凰兒這孩子一直在強調這個,其實不用擔心的。
便是這孩子的婆婆厲害,若不傻也不會來說趙家不是,因為葉家現在的生意都是趙家的孩子們在跑著呢。
分工明確,但趙家孩子的重要性,相信葉家那婦人該明白,而不會隨便得罪趙家。
凰兒憂心的,其實還就是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