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凰仔細叮囑了,歐陽不忌連忙領命,蘇洋在一旁默默聽從,心裡卻有些感慨。
主家可真不容易,當初這麼多親戚遠道而來,又多是老小,還是幾家人而非一家人,萬幸城守府大、院子多,這才安排下了。
如今親戚走了、主家長輩留下來了,這院子又要重新分配,自然為了讓自己住得寬敞些、舒適些。
好在如今府里人手都夠了,各院裡聽差的人多,怎麼搬都容易,只是各院傢俱物什、擺設器物都要重新清點造冊了。
歐陽不忌和蘇洋離開之後不久,就有幾個小廝匆匆趕往水榭那邊,先將水榭第一層又仔細打掃擦抹了一遍,水邊也仔細檢查了。
雖說是片荷池,面積也不小,因常有人在橋上走,自然都是每天收拾乾淨的,水是活水、也無汙物,又沒到蛙鳴季節,自然沒有蚊蠅蟲蛙。
葉子皓帶著小吉祥正陪著外公和大舅說話,見小廝收拾水榭,連忙叫了一個過來詢問,知道中午在那裡擺桌吃飯,也很滿意。
不久,葉青喜他們一行人穿過花園跑了過來。
正是各找各媽,如今家人團聚,少年們下學自是要與家人說話的。
銘兒先給爺爺和二爺爺行了禮,就歡喜地跑向李氏,張著手臂想抱煊兒。
銘兒很喜歡煊兒,覺得弟弟出生時他不在家,心裡便有些歉疚,如今每天都是要抱一抱弟弟、逗弟弟笑的。
李氏終於等到他回來,此時也是眉開眼笑,與他說著煊兒的有趣,還讓銘兒坐在石凳上,這才將煊兒交給他抱著。
不遠處幾個婦人看著銘兒抱弟弟的緊張認真模樣,也是欣慰地笑了起來。
哥哥知道疼弟弟自然是好事,只要弟弟將來懂得敬重哥哥,便是一家之幸了。
說到底,還是趙家那邊最熱鬧。
五個少年郎、小的今年才啟蒙,來到這陌生的大城讀書,每天穿街過市從城北到城東再到城北,因而每天也都有說不完的新鮮事兒、街頭見聞。
趙家還有三個小姐妹、兩個小嫂子,再加上小妹,光是聊天就是很大一夥人了,大人都只能在一旁笑看著這熱鬧的場面。
葉家這邊當然也有不少,只有周先生的兒子周志揚,看得一臉羨慕。
周先生的爹去得早,是寡娘將他拉扯大,他並無手足兄弟,若非讀書好,怕是連周氏族裡都不會有他們的容身之處,更別提科舉了。
但他就是讀書好,早早考上了秀才,在鄭傢俬塾當了先生,能自己賺取生活。
如今為官、家中安穩,只是他媳婦生了兒子之後,這幾年都沒信兒,周志揚自小便沒見過這麼多家人親戚的熱鬧,如今見著了,如何不羨慕?
又等了一會兒,周先生也從衙門回來了,小廝們立刻擺席上菜,武明揚去酒窖拿了去年的桂花釀。
大人喝酒,婦人和小孩子們也有了甜酒新釀可以喝,這是葉青凰為了家人過來而特地早早做好的,一批、一批地封裝在五斤裝瓦壇裡,也就能一批、一批地開啟來喝了。
時間不同就延長了出酒的時間,比如二月做下的三月喝、三月做好的四月喝。
席上,葉青凰便說了之前徵詢過的安排,大家一致同意。
然後她看向小子們那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