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來不及了,不然咱們在這府城外也建一座桃花山莊,或者百花山莊,一年四季皆有花看,除了花還有果,再弄點什麼供客人吃喝玩耍,肯定賺大錢。”
陳飛想到桃花山莊也是兩眼放光地提議起來。
“宋王嶺那邊應該還有地方,正好那邊在修路,到時可以考慮,還能安排些百姓做工呢,正好用這筆錢維持軍戶子弟塾學。”
葉子皓聽了也是思索起來。
昨晚他在雲來酒樓提了一筆,雖然沒有得到更多的建議,但那些師長們竟都是支援的。
有幾個縣還說他們那兒也有軍戶,只是子弟很難讀到縣學去,考秀才的幾乎沒有,他們就是有心相幫也幫不上。
自然不能在各縣都修桃花山莊,但府城的桃花山莊若能賺錢,就有條件將府學的這座特殊塾學修大、建好,讓各縣的子弟都集中過來讀書。
二十歲前都有在塾的機會,二十歲後可以自己選擇,做工、助教、從軍,讀過書的他們可選項就多了。
甚至,若他們從軍,這裡無形中就有了後備軍的基礎。
若由朝廷善加利用,不比平常的招兵買馬更加有利麼。
但這一層施建,他卻不敢擅自先做起來,等塾學真做起來,真是要將他的構想計劃上奏朝廷的。
要知道這東黎地大物博、朝廷固然重士學文風,但軍強馬壯也是朝廷致力維持的路。
當今是明君,朝堂之上縱使暗爭暗鬥,到也沒出現惡劣的情況危及地方。
葉子皓有心吏治,但墾荒種兵田是為邊關守軍提供更便利的解決之策。
整頓改善軍戶生活和軍戶子弟出路,則是兵田策之外的一條可能更加凝聚人心、助長軍威的儲兵策。
尋常招兵即使立刻開始練兵,也就是幾個月、一年半載便能上陣殺敵,幾年拼殺下來積攢經驗。
但若是從五歲練樁、六歲習武、十歲修習兵法、訓練陣法呢?說不定還能培養出上陣即可指揮殺敵的參將呢。
這個想法,在葉青凰的提醒之下不斷地完善著,也讓葉子皓有心一試。
只不過這個想法,仍然不能對師長們說,只能等塾學在建時,再一步一步提出設想,等年後上折時再與朝廷內閣細說。
內閣知,皇上知;
皇上知,朝廷知;
朝廷知,天下知。
一天落雪時現時隱,就在葉子皓和葉青凰以為這雪就要停了時,傍晚又下了起來,第二天早起,外面的雪已能沒腳,比昨天厚了幾分。
寒風反而安靜下來,沒有像昨天那般時時吹落瓦簷的細雪,落人一身冰涼。
“時機到了,今天我就去衙門轉一轉,師長不來,我與大人們去梅園喝個小酒,增進一下同僚關係。”
葉子皓推窗一開,頓時喜滋滋地跑回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