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是大家都知道這十萬兩是怎麼來的,都是葉大人賺來的,但葉大人並未自己獨享,而是衙門上下全都分享到了。
這份心情才是眾人樂意的。
當然,有一處是享受不到的,那就是守城衛。
府兵、府衛都歸城守府管轄,不同的是,府兵是護衛府城治安,大人出行,府衛是護衛城守府安危,大人近衛。
衙門則是城守管轄,但六房又向朝廷六部負責。
守城衛在各州各縣都有,卻統屬兵部,也就是說,他們雖駐守在地方,卻不是地方上的人,這層關係是很玄妙的。
有地方官會與駐軍往來,有人則會謹慎此事。
但就算是往來,私下交易的也是上位者之間,而不是底層小兵。
葉子皓初來乍到,又做的是青天大人,他沒有小心思,自然無需特地去結交地方駐軍,反而給人話柄。
也就在初上任時去見過守城衛將軍,當然,他親自去也是給守城衛面子,事實上他的職級更高,應該是守城衛將軍來拜見他。
但他也是給背後兵部面子,一翻客氣交流了規矩之後,就不再往來。
守城衛自有兵部補給,他不招惹,自然不會去管人家怎麼過冬,又怎麼過年了。
葉子皓與周先生說笑間便將這五萬兩的細帳徹底做明白了。
這些可都是可以上明帳的,地方財政支配,有來源有去向,就算是明著分了又怎麼了,年節不要福利嗎,再說每人都不多,也稱不上貪。
這錢本來就是平白多出來的,朝廷也不管的,若是哪個多嘴,還要不要地方上送來的炭敬和冰敬呢?
這些,葉子皓雖然沒幹過,但也不是完全無知,在買炭時,自然就有人提及了。
本該周先生來提,但周先生也是新上任的官,並不比葉子皓瞭解多少,提及的還是司吏主簿盧大人,其他幾個主簿大人也都附和了。
問及往年炭敬例子,知道多是送六部以及內閣大員。
一般朝廷小官,到是沒人去送,而有言官死諫之稱的御史臺,則是明帳上的清水衙門,不敢收錢的。
至於其他衙門又是如何收的,幾個大人到是不好說了,因為這是前任城守乃至前前任、前前前任城守們的私下活動。
他們只是屬官,就算知道一些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畢竟以前的城守可是貪銀的,私下送禮又怎會讓他們知道呢,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趙好,除非是一條船上的。
葉子皓相信他們知道更多,只是再深談下去無縫就是官場深水了,而他是個清官,如何敢讓他知道那麼清楚?
不過是提點幾句,看他自己拿捏了。
對此,葉子皓覺得是個大難題。
他是要當清官的,清官給朝廷大員送銀子?這不奇怪嗎?
說不定那京城裡無數門戶正盯著他這邊,等著看他反應呢,若他送,給誰送?送多少?如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