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青,你是這些人裡最大的,你們又是附近村子來的,希望你們以後能互相幫助,多照顧些同鄉。”
葉青凰看著垂手低頭在自己面前站成一排的小姑娘,目光打量了一圈兒,便盯著那最大的一個說道。
她們都是從河陽縣幾個村子買來的,有的還是同村,有的甚至是姐妹。
對她們的身份關係,葉青凰已無力去埋怨誰,也不想再濫好心而做出什麼。
她希望這些被家人拋棄的孩子,能自己成長起來,五年裡能學點小手藝在身,將來也能多些謀生之道。
常青青十三歲,是八人裡最大的,之後還有十歲多的楊大丫,八歲的楊星星,聽她們自己說都來自楊花村。
而六歲半的常允兒則是常青青的堂妹,生母難產而死,家裡怪她是掃把星,打罵苛待,今年她爹另娶,後孃有了身子說是怕掃把星害人,終於賣了出來。
這也是幾個小姑娘不懂事,夫人問情況就老實說了,卻不知一般人家,若是說了這樣的話,常允兒的小命估計就保不住了。
沒人會要一個掃把星。
但葉青凰和葉子皓卻不動聲色,既不生氣官牙給了他們一個掃把星,也不因可憐而更加同情,他們都忍下了。
以上四人是從楊花村來的。
還有李家村十一歲的李招弟和八歲的李帶弟,姐妹終於招帶來了弟弟,只是弟弟漸大,家裡不需要她們帶弟弟,又要愁她們年紀大了要辦嫁妝。
正好牙婆進村,乾脆簽了五年,打算讓她們自己攢嫁妝,五年後回去也好說婆家。
之後是趙嶺村的趙石兒和李月丫,皆是九歲多,到沒什麼特別的故事,就是家裡重男輕女,也是希望她們自己吃別人家的飯,自己賺嫁妝回來,順便,給家裡再添一筆賺頭。
小姑娘的賣價可沒有少年們的好,少年們五年能賣到二十兩,他們像常青青能賣到十五兩,李招弟賣到了十二兩,像常允兒這樣的,給五兩都是牙婆心腸好。
因為葉青凰細問,小姑娘們便一一如實道來,因為說話,慢慢消除了緊張和不安,因為她們發現夫人和顏悅色,並沒有不高興或表情冰冷。
人都是有本能的,在不安的環境下,會本能地去分辨一個人的好與壞,會不會帶給自己危險。
在她們說完自己的情況後,一旁的葉子皓幾乎能瞭解清楚自己轄下農家的情況。
雖然靖陽縣也會有賣兒賣女的情況,但他們生活在葉家村,還真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對此他們的經驗幾乎為零。
但透過最近幾次買人事件,讓他們更深切地體會到貧窮與災難帶來的後果,是多麼冰冷和無奈。
葉青凰叮囑常青青多照顧幾個小的,又想到常允兒雖然最小,生活幾乎還不能自理,但畢竟最大的是自家堂姐,出門在外或許會關照一些,也就沒有多說什麼。
讓大管家將她們安排在了西側外院,夏雨和秦月的隔壁屋裡。
錢氏、劉氏、孫氏、李氏他們四家人住在一個大院裡,夏雨和秦月是跟秦春和許蘭一起住,後來將李小花也安排在一起。
而張全、張福、李林、李山和李長風,就和夏天、秦晝、王大有和許湛一屋住。
昨天先前招進來的十二個少年在另一座院子住下,這大院裡就只有一間空屋了,正好安排這八個小姑娘。
這些人年紀太小,是要與大的混住,若有需要幫忙的事情,才好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