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是替你姐姐賣身?”葉青凰見了,忽有猜測。
“回稟夫人,是姐姐去找牙婆想去鎮上當丫環,但小人聽人說,像姐姐這樣大的丫環不好當,說不定就一輩子回不來了。”
“小人不想失去姐姐,就和牙婆寫了身契,留了一兩銀子給姐姐當嫁妝,讓爹孃將她說個人家。”
張全見夫人問得這麼仔細,心裡直哆嗦,便認真回答了。
“好,以後你就留在這裡做工,包食宿,月銀五錢,這個月算你一半。”葉青凰見這少年人處處為家裡人打算,忍不住說道。
買的人當然都是直接就付了身價的,只不過這錢是官牙的人收了去,因為官牙也是從牙婆手中買的人,而牙婆早將二十兩付給少年家了。
也就是說,這個少年人一次將自己賣了二十兩,時間為五年。
至於主家若小氣,可以一文不給,就管吃穿用度。
但葉青凰給了五錢,他們農家人在外做工,一般工錢差不多是每天二十文,一個月下來也就是六百文。
只不過他們不賣身,做完活兒就回家了,有的甚至現結。
就是墾荒的少年,也只有十五文錢一天,一個月下來還沒有她給這少年的多呢。
而且管吃管穿管住管用,什麼都管了,待遇比墾荒的少年更好。
因此,她一說月錢,張全就神情難抑地有些激動,當下就朝葉青凰跪下了磕頭拜謝。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
不但留下了他,還給工錢,而且還是給城守府幹活,安全可靠,不怕被人苛待,真的是上天給活路。
葉青凰見他雖然欣喜激動卻也知道感謝,還是一個知進退的孩子,便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另外四個露出羨慕神情的少年。
都是十三、四歲模樣,雖一看就是農家娃子,但比青喜他們幾個看著更加黑瘦,顯然是更吃苦一些,還有些營養不.良。
她讓他們一一做了自我介紹,不由啞然地看了一旁大總管一眼。
這怕是一批買來的。
張全十三歲,性格卻顯然要強一點,第一個開口的便是他,他也是為了家人而把自己給賣出五年,而且有划算,知道給姐姐單獨一兩銀子做嫁妝。
而同村叫張福的少年卻有十四歲,性格就要軟一些、內向一些,被問到他時便露出了手足無摸的模樣。
而他則是被後孃賣出來的。
他親孃三年前就在冬災中被雪壓塌偏屋時砸死了。
後孃進門一年多剛生了個兒子滿了月,說是怕沒錢養大,成天在家嘮叨他光吃飯不幹活,浪費家裡口糧。
正好牙婆在村裡找人數,就把他賣掉了,也賣了二十兩銀子,而他爹連吭都沒吭一聲兒。
要說這兩個姓張的同村娃子可憐,那另三個就更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