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人多耳雜的,她不便說出除了這意思之外,還有葡萄含糖份越高出酒率越高。
不說八成,去掉所有成本再算一半所得,是足夠了的。
當然這一半,是她要記入帳上的賺頭,剩下的所得就當是額外之喜吧,用來送人,自家飲用都好。
她已經在打算,到時給府學師長們送一百斤去,他們嘗著甜頭,自然就會跟著種葡萄了。
那百畝田本來也是府學或縣學的意外之喜,若能種葡萄得利,還不愁銷路,何樂不為?
只要種了就等著人來摘,價錢肯定也會給最優勢的價錢。
畢竟葉子皓不僅僅是自家要貨,也要幫著百姓,也要積攢政績,多方因素,都不可能去壓榨別人。
而且,他們可以用半價放貨給府學、縣學開的鋪子,將分銷交給他們,他們有一半賺頭,足以養下以後計程車子扶持計劃。
這是授人以漁,也是授人以魚,實打實的賺頭,還不花什麼心思。
若一斤葡萄進價為二十文,一斤葡萄酒賣價為十兩,分銷價為五兩,他們的大量葡萄酒不愁銷路,五兩的價也是大賺。
種葡萄、賣葡萄、釀葡萄酒、零賣和分銷,到時形成一條產業鏈於各方都有利,也能帶動地方經濟。
唯一要守住的就是他們的手藝。
就算是府裡其他人也不能知道,現在手藝只掌握在她和葉子皓、陳飛和趙家兄弟,小兄弟和姐妹們手中。
畢竟當年他們在葉家,就是從八王山摘了葡萄回來,就自己來做了酒。
但他們在一起這麼久,早就培養了默契。
別說葉青柏探不到口風,就是葉正誠、葉華英他們兩家人,也不會被安排進來。
雖然他們不會奪走這買賣,但葉青凰怕的是人多口雜,萬一被別人聽去了,這買賣就沒法做了。
畢竟葡萄酒主要還是從西邊域外進貨,賣到東黎價錢可不便宜,到了京城那更是賣百兩都有可能。
而他們目前還沒有那麼多人手和力量可以把買賣做到京城去,而且他們也沒有西域酒商的人脈和名氣,自然是賣不到百兩高價的。
但在這青華州,賣到十兩還是不難的,再說他們也抓著分銷這條路,給府城大戶也留些甜頭,有人直接供酒,他們自然也樂得去做下這買賣。
說不定他們有自己的生意門路,可以在別處賣得更貴呢。
但葉青凰不貪心,先把這買賣做穩,擴大種植和生產,之後才能增加產量和銷量。
當然,她知道大總管不信她能釀好這酒,不信她這酒能賣錢,因而,她也不多說。
到時候直接以五兩的價優先供貨給雲來酒樓,讓生意說話。
好在大總管雖然心裡不以為然,但還是聽了葉青凰的吩咐,早早就做了準備,此時一萬隻十斤裝的橡木桶早就堆到了陳飛屋子旁邊的兩間庫房裡。
那兩間庫房有一間是堆了海產貨物的,另一間就便是橡木桶,堆不下的,就堆進了陳飛的屋子和趙沐秋的屋子。
反正他們不在家,屋子大,空間自然也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