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回去歇著,翠嬸子要不在我們小廚房,就在原來的攏翠苑,現在的松濤居,晴嫂子肯定在我們院裡。”
“我先審案去,你們回去告訴大總管,在水榭擺幾桌,你把這邊喬楠他們還有許靖言他們所有人都算上,再加上幾個主簿。”
葉子皓正要走突然又想起來,連忙低聲叮囑了葉正誠和葉華英,要請多少人吃飯。
大家出遠門的一路辛苦,在家的也是好奇得很,自然有許多話要說,與其挨個說,不如一次說清楚吧。
倆人連忙答應了,他們這一趟帶了不少秀才去,人數自然只有他們最清楚,而許靖言他們有六人,也是好算進來的。
葉子皓又朝熱鬧的戶房那邊看了一眼,他沒有進去,而是匆匆趕回公堂。
大家看到他回來,竟然都沒有說話,只是好奇地看著他。
“先審理咱們的案子啊,周主簿他們回來了,先告訴大家此行一切順利,具體進度,明天早上帖出去。”
葉子皓見狀無奈地解釋了一下,當然不是解釋給公堂上的原、被告聽的,而是讓門口那些好事的百姓知道的。
大家一聽順利就歡呼了起來,然後葉子皓坐下拍響驚堂木,兩邊衙差便杵響威武棍,這才讓公堂上安靜下來。
大約一個時辰後,這個案子才算告一段落,葉子皓提了調解、判決之法,讓原、被告雙方回去考慮一下。
之後明天繼續審理。
葉子皓這兩個多月連續審案,手頭的案子便越來越少了,但他不會因此就將審案的時間拉長,不會為了不讓自己太累而延遲那些案子。
因為他清楚,他這邊不著急,那些遞狀紙的人怕是心急如焚、度日如年,甚至他猜測,這每天在門口看審案的人群裡,就有遞了狀紙的人。
而他最受百姓信賴的原因,除了為官清廉、審案公正、處理政務公開、透明,要威嚴有威嚴、要謙和有謙和。
還因為他對每一樁案子都做了調解,儘量給出雙方都滿意的判詞,而且會跟進審過的已結的案子。
比如當初黃瀚告蘇家案,江氏當堂請示和離出戶,並且帶走了兒子蘇鵬,但那一萬兩賠償銀,蘇家是否依判先付一半?是否每月按時給出一百兩?他都讓捕頭跟進此事。
被官家如此關注,蘇家連訴苦哭窮都不敢,而造成這一切的都是蘇文傑,蘇家上下如今全部在埋怨他。
但大家也清楚使事情惡化無法挽回的原因,卻是蘇文傑帶回的小妾,因而,儘管小妾進門就生了兒子,或者說是帶著腹中子進的門,也儘管小妾進門就伏低做表面功夫討好江氏,如今江氏已去,蘇家也沒將她扶正,她生的孩子依然是庶子。
因為蘇文傑的父母和兄嫂全部反對,蘇文傑也是進退兩難,沒有辦法。
甚至他大哥還提出了要將他逐出家門的話,這不可謂不嚴厲了。
盡來蘇家日子不好過,不但孫子沒了,還要賠錢,還要被鄰里指指點點地罵,連上他們雜貨鋪來買東西的客人都變少了。
所有的過錯全怪在蘇文傑頭上,逼得蘇文傑一度也想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