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政司來了六位大人,不但負責監考大人的行程,也負責聯絡各處應考師生,以及與城守府配合維護治安和秩序,忙得很。
但被葉重華提起葉子皓的不孝往事,便皺眉不悅地看著他。
反斥他身為親叔屢次背後中傷親侄,實屬品德有欠,若非科舉不易,便要剝奪他此次中舉的資格。
葉重華受到驚嚇,連忙認錯退下。
但學政司的大人還是聯絡了師長說明此事,這令師長們很無語,楊先生更是將葉重華作為重點戒備的目標。
但楊先生沒法公開說出這事情,在葉子皓說要提前走是為了低調避開風險時,他心裡卻是鬆了一口氣。
但還是含蓄地提醒道:“從現在起,就算是本縣人,只要是與你一同參加來年春闈的人,哪怕是你要好的同窗,你也要當作敵人,不可輕信任何人。”
這話可謂打倒一大片了,讓葉子皓很是驚訝。
他望著楊先生半天沒有吭聲。
“本縣已有三屆沒有奪得解元了,你這功名固然是你努力的結果,也來之不易,你要好好珍惜,行事要更謹慎,凡事留個心眼兒。”
葉子皓便有些明白,必然還有什麼事情,但楊先生隻字不提,他也能猜測一二。
但所謂要好的同窗……
以他向來深居簡出的行事風格,其實並沒有在縣學真正結交了誰,也就不存在要好同窗了。
除此以外,周先生的品行沒有問題,同村族人那幾個剛才就表明了,他們明年不會參加春闈。
幾個自認是僥倖爬上末榜沒有名落孫山的人,看看自己的年紀,想想自己的家境,他們覺得,能考取舉人功名,已是祖上庇佑,就不貪心了。
一州鄉試尚且如此艱辛,競爭那麼大,再去京城不過是浪費盤纏,就算是見了世面,成本也有些高,有這閒錢,不如攢下來培養自家兒孫。
葉家村此次不算同樣考上的葉重華,也有五人中舉,足以光農耀祖。
大家的態度早早明朗,心情都極是開闊輕鬆。
所以他們應不在楊先生的提醒範圍,那麼,就是末榜頭名的葉重華。
還有剛得知考上了頭榜最後一名的吳明方。
一直以來在縣學為難他的也就是這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