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到了,小民代楊家上下還有死去的長子長媳,謝過大人。”楊明達說著聲音哽咽,又要行禮。
“不必多禮,此事已說明白,明天上午升堂,在下就告辭了。”葉子皓再扶住楊明達不讓行禮,便言告辭。
後面的寒暄感慨自然不會記入筆錄,但先前相商的話語,甚至包括與楊鈺、楊思的談話,全都記錄在案。
周先生與葉正誠便收拾了筆墨紙張,相繼起身。
“大人,這位周大人不是戶房主簿大人麼?”
楊鈺在知道新任城守要來後,對衙門的事也沒少留意,自然知道周先生的,這時忽然好奇相問。
“不錯,這是其一。其二,周大人與我同科同考,以前更是我鄰傢俬塾的先生,為人正直忠義,他與我皆守著為民造福的信念,是同道中人。”
葉子皓並不因小子多嘴而不悅,反而正面回答了他。
一個能記得為兄長伸冤的少年,心中自然也藏著親情道義。
正面交談、正確引導,讓他明白是非,將來必成大器。
葉青凰說過,對小孩子也不要小看、輕視,他們一樣有思想,對自己會有自己的認知和感受。
而葉子皓從銘兒、拓兒、小吉祥身上,就能感受得到。
因而別說楊鈺,就是楊思,也一樣會認真聆聽他們的聲音。
“對了,以後有空,你們來城守會找我家小弟們玩,他們剛到府城還沒有找塾學,我讓他們在家自己讀書,我大堂侄,比楊思略大,也在我跟前讀書。”
葉子皓透過短短的交談很認可楊鈺和楊思的品行,決定為小的們結交這兩個朋友。
總不能讓他們葉家的孩子在這官任上只能在府裡自己玩吧,也該認識一些外面的朋友才好。
“多謝大人。”楊鈺表情微怔,突然有些害羞的低頭作揖。
一個氣質清冷的少年,突然露出羞澀的表情,還真是讓人詫異。
但葉子皓知道,這孩子在開啟心扉了。
他自己也是一個對外戒備心很強的人,不喜交際。
但當初縣學對他的關心、同窗的好意,還有京城赴考時發生的事情,也能感受到同窗同鄉們的仗義,都讓他改變了一些看法,後來也會宴請他們,談天說地、共敘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