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選擇用屏風相隔,就成了半敞式,誰上樓也會很清楚,也無形中能看見誰去了庫房。
當然,他的書房不封閉,誰都可以去,而他暫時也沒空去什麼書房。
他臨時辦公之地在西偏屋,今天臨時會客也在這裡。
等大總管把樓上隔出了庫房之後,孫氏就領著幾個小廝將箱子往樓上抬。
但主要是布料,小款如意就擺到了書架上,胭脂水粉也擱到了妝臺上,幾盒首飾也鎖進了妝臺小櫃中。
東西上了帳是為了有數可查,常用之物,自然不會收去樓上。
不但如此,她還挑了一些小巧精緻的珠釵,分給夏婉兒、趙春杏和陳杏花。
另幾個小丫頭,自然只有漂亮的絲帶和絹花戴。
又拿了幾樣金鑲玉款式的頭飾送給翠嬸子、晴嫂子和周家婆媳,還給了周先生的娘一對玉鐲。
其他首飾就收起來了。
她自己以前戴不起玉鐲和貴重首飾,如今有得戴了,卻因要帶孩子而不敢多戴。
而且今天開始要繡花了,手腕太重會影響拿針手感的。
見她將首飾分送於人,自己卻並未戴起來,四個嬤嬤心中暗訝,但想到這兩天眼見的夫人性情,又似乎有些瞭解了。
夫人並不是驕縱跋扈、目中無人、愛慕虛榮的人。
忙完禮物的事兒,葉青凰就將小吉祥交給翠嬸子帶著玩耍,她把繡架搬到廳外廊下,準備繡花了。
小姐妹一見凰姐姐要繡花,立刻回屋搬的搬繡架、拿的拿繡繃,都激動不已。
夏婉兒繡花手藝一般,又有衣裳要縫,於是也拿了針線過來。
姐妹幾個就在廊下坐了一排,陣仗到是熱鬧。
晴嫂子扶著小鈴兒在長廊裡練習走路,見了也想拿針線過來,可一想到沒人帶小鈴兒,只得作罷。
她也就是等小鈴兒睡著,若是葉華英夜裡回來得了空帶孩子時,才有時間做針線的。
雖然她們都住在東邊院子裡,但每天還是會集中到正院和花園這邊來打發時間,熱鬧一些。
而今早周先生給讀書郎們佈置了功課,這會兒他們都去了梅苑的大書房。
在那裡,不但葉青喜他們幾個,就是葉華他們幾個,也都坐得下了。
從今天起,雖然他們讀書的進度各不相同,但都是打了底子的,這時候只要佈置不同的課業給他們完成就行了。
今天周先生也去了田莊,因為官田也屬於戶房管理,城守大人的私產,自然要去親眼見證一下。
而四個被葉青凰留在身邊培養的小少年,早飯前過來請安。
當時葉青凰正忙著,就讓陳杏花和趙春杏聽他們背《三字經》,背得順就接著背《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