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下次大人審案時……”
“明天上午就審,如何?”
“這……大人,明天怕是還湊不齊兩百萬兩,而且當年經手之人……”怕也找不齊了。
“無妨,明天讓王少爺到公堂如實交代當年之事的細節,參與之人,找不齊的人,衙門會去尋找,若是死了,也會找到其墳。”
“之後,要看到王少爺有悔過之意,若仗著家勢錢財依然囂張不可一世,到時別怪本官多打幾板,熬不熬得下來,就看他的命了。”
葉子皓淡然說道。
楊連志連忙答應了,也明白葉大人是在提醒他們,不可出錯。
“然,光靠銀兩賠償和悔過之心就想了結本案,也太輕看我朝律法了,因而,當年楊恪流放在哪裡,一干人等就流放在哪裡。”
“諸事皆有因果,本官能做的就是盡力化解兩家的恩怨,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欠下的總要還,不可能做錯了事什麼懲戒也沒有,以儆效尤明白麼。”
“明白,小民明白。”楊連志額頭直冒冷汗,連聲答應著。
現在,他已清楚這件案子最後的結果,現在就差認罪與賠償了,最後流放到河陽縣礦山做苦力。
當年楊恪就是在那裡做苦力,才會發生事故。
至於到底是不是事故他並不知情,恐怕這事就算真是那小畜生做的,也只能咬死不能說了。
目前的案子還停留在當年王家買通城守反判楊恪有罪,進而導致楊恪之死的冤情上。
“你回去傳話吧,明天看王家表現,當天可出審案結果,記住,當天還鋪還宅,至於兩百萬兩……三天湊齊交至衙門。”
“到時若是不乾脆,本官隨時鎖了王家人到公堂,以藐視公堂與我朝律法之罪,改判其他人下牢。”
“是,小的定當將話傳到,王家確有悔改之意,還望大人明察。”楊連志連忙保證。
當表哥做出決定時,就已接受了葉大人的提議。
不接受又如何?讓整個王家成為新官三把火的祭旗麼!
楊連志見葉子皓不說話了,連忙起身作揖,便退了出去。
門外自有小廝送他去東側門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