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兒,這布料是比不上那些玉石、器物了,咱們不用問價這麼寒酸,到時一併拿出去,讓想買的客人自己估價吧。”
葉子皓說著,就將孩子又放回枷椅中,便往外走。
“我去會會這位敢在初見本官就為王家求情的人,是真親情,還是真利益。”
葉子皓等的,便是王家接下來的動作。
是不是這楊連志前來當說客,一會便知。
早就安排了梅園做為會客之地,同時也是少年們讀書之所,但此時小的們還在花園裡玩耍,梅園寬敞幽靜,自有風景。
三層小樓隱在梅林之中,但在進園不久的寬敞之地,卻有一座敞軒,四周種了蘭花圃,青石小徑連線各處。
敞軒之中,小廝伺立、丫環奉茶擺上茶點,楊連志有些緊張地端著茶,卻是半天也沒有喝一口。
“大人。”門外小廝行禮。
楊連志猛地回過神來,連忙放下茶杯起身,就朝走進來的葉子皓作了個大揖。
“小民楊連志,見過葉大人。”
這次同葉子皓來的只有莊明宇和武明揚,葉正誠他們並沒有出現。
“楊老爺,昨天在街頭見過了,不必拘禮,請坐。”葉子皓微笑寒暄。
見城守大人記得自己,楊連志心裡鬆了一口大氣。
“謝大人。”楊連志又是一抱拳,這才坐下,便笑道。
“大人公務繁忙,本不該登門打擾,但小民做為青華州百姓,也想送點家中小禮,聊表心意。”
“若大人得閒兒了,還想請大人吃頓便飯,略作接風洗塵之意。”楊連志見葉子皓神色如常,並未露出不悅表情,於是又補了一句。
“楊老爺好意,本官心領,禮收下,飯就不吃了,最近光那幾十樁舊官司,就夠本官忙碌的了。”
葉子皓端起丫環奉上的茶吹了吹,淺喝了一口,便放下杯子,似乎煩惱地嘆了口氣。
見葉子皓提到了官司,楊連志只覺一顆心都懸到嗓子眼兒了,他連忙將端起的茶杯又放下,遲疑了一下,才試探地開口。
“今日城中都在議論衙門裡在審的官司,小民聽說後也是嚇了一大跳,這官司早就結案了,怎麼又審起來了?”
“不瞞大人,小民與王家是表親,昨兒還想替王家表哥說幾句好話,奈何那王家妾室太無知,王家表哥知道後也氣得不行。”
“這一樁沒完,竟又扯到了當年的舊官司,小民也不知發生什麼了,就趕緊派了管家來衙門前打探了一下,才知曉些因果。”
“小民正好要登門遞拜帖,路遇從衙門出來的表哥,表哥就求小民,若能有幸來到大人跟前,萬望能替他向大人求個情面。”
“他經營商鋪多年一向與人為善、和氣生財也廣結善緣,但他為人父卻教子無方,當年的慘劇未能及時阻止,多年來一直心結難解。”
“這幾年他也時時行善、佛前添香,就為孽子贖罪,也為楊家祈福,逝者已矣,只望生者、生者能夠善了。”
楊連志說著,突然起身跪下,朝葉子皓恭敬行禮。
“大人乃今科狀元,智慧無雙,大人未到任前,我等就聽說大人仁德善義,在家鄉扶持士學、回報族鄰。”
“大人上任就不辭勞苦,連出告百姓書,又立刻審案辦公,任勞任怨,實是青華州的福音,也是我輩敬佩的楷模。”